新手入門--初學佛請看這裡

善性導師講述/編輯部整理

「不重久習,不輕初學」,而初學佛若遇到身心變化,該如何應對呢?初學佛有什麼要注意的地方呢?

 

「修行」,是要以見地爲導引,修正自己的身(行為)、語(語言)、意(思想觀念),這也是修學佛乘大法「實修實證」最可貴的地方。當你真正開始「修行」,不管你有沒有過學佛的基礎,可能都會遇到一些不同以往,在生理、心理上的變化。

請問打坐時坐不住、丹田守不好、雜念又多,應如何是好?

善性導師回答

    丹田要微守。一念轉自業轉,若念不能轉,是因為不夠專注。不能「捨」就無法「專注」,表示對現象界還有期待,不能看破現象。

    一般人的表面意識容易捨,但是潛在意識卻不容易察覺到。所以,要先了解現象是不停在變化的,是「無常」的!如果對於佛法的理路清楚,現象就能看破,能看透「無常」必定能捨,若真能看破現象則自然而然就能專注、入定了。

 

請問打坐時看見很多的光線,念九字禪時感覺一股能量從腳底向上竄起湧進全身,坐中出現境相時應如何面對?

善性導師回答

    《金剛經》云:「凡所有相皆是虛妄,若見諸相非相,即見如來。」在修行的過程中,所遇到的一切境相都是「妄相」,即使是佛、菩薩現前,也都是幻相。如果佛菩薩出現得越久,你看得越久,表示你的大腦意識也動得越久。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,這也是一種「善根發相」,只要你不執著在現象中,就是好現象。許多人在歷劫累世都曾修行過,要把過去世所修行之一些過程再顯現出來之後,才能接到今世的修行,接著再繼續往上修。例如累世已經修到「中級相似法身」,那麼你今世的善根發相,必須要達到「中級相似法身」之後,接下去所下的功夫,才算是你這一世真正修行的開始。

 

請問禪功要練到怎麼樣的程度,才會產生身心變化?

善性導師回答

    無論是練禪功(動禪)或打坐(靜禪),主要的目的都不在於身心變化,身心變化只是過程,可有可無,沒有身心變化的人,並不表示他們修不成,這些都不是絕對的。

    一般來講,年輕人氣比較盛、比較強,可先打坐再練禪功。四十歲以上,且氣比較虛的人,可以練完禪功,稍作休息,待氣不再浮動之後再打坐。

    練習禪功是為了讓氣脈暢通,打通全身氣脈,進而打通百脈、百竅,這是主要的目的。為什麼呢?因為氣脈能通、百竅能開,就表示身體的執著少了,可以解決生理執著的問題。身心是互為影響的,如果每個人歷劫累世以來,所累積的生理執著能破除的話,心理執著也隨之慢慢去除,這就是重點之所在。所以,練習禪功並不是為了產生身心變化,如果身心變化太大,還得想辦法解決,所以適度就好,過與不及皆不適宜。 

請問練禪功除了動作正確之外,還需要什麼加以配合嗎?

善性導師回答

    佛乘宗的禪功很殊勝,必須以心法來作導引,以下是禪功的幾個重要心法。

    第一,四攝法:布施、愛語、利行、同事,在日常中有沒有確實去做?如果沒有配合心法,那麼只是在練動作而已,無法深入其中。

    第二,四無量心:慈、悲、喜、捨。佛乘宗的「十無量相應心品」要去落實,否則就無法成就。

    第三,六度波羅蜜,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進、禪定、智慧。如果日常中不去實行,那麼只是在練氣功而已。

    第四,甚至名利,以致於生死能否放得下? 以上這些在生活中都能去做,才叫做練禪功。禪功必須配合心法,以心法來引導禪功,而不是禪功來引導心法,因此心法比動作更為重要,只要是心法還沒有真正悟進去的話,都是無法解脫的。 

 

請問念佛的主要目的為何?是為了跟 大自在王佛產生感應嗎?

善性導師回答

    唯獨「無念才是真念佛」,念佛的目的是為了專注,然後進入「無念」,最後再進入「無念之念」,所以主要目的不是為了跟「佛、菩薩」有所感應。 

   要知道「無念」才是跟佛菩薩溝通的門檻,當你進入「無念」的時候,如果見地正確的話,那麼表示你已跨進一隻腳,算是已經到達門檻了。而散亂心是無法跟佛菩薩相應或感應的,要專注才會有感應的機會,能感應就可以得到加持,因此進入「無念之念」才能算是真有功德。

 

https://buddhayana.info/Article/Info/131
加入好友
閱讀紀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