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自在王佛為眾生佛性之本元,
諸佛法身之總理體,
統物理界、精神界之一如,
法界萬有皆由之變易生化而然,
其身心體、相、智、德、理、事、能、用、時、空之十大一如,與法界同一理量。
--恭錄自〈佛乘宗法要序〉
大自在王佛即代表法性、佛性、自性,
是宇宙生命的本質。
大自在王佛是宇宙唯一本來存在的佛,
是本初佛、原始佛。
佛乘宗成立至今只有幾十年的歷史,聽過 大自在王佛聖號的人並不多。
大自在王佛在經典上的記載,可見於《大寶積經》〈大聖文殊師利菩薩佛剎功德莊嚴經〉,卷上云:「⋯⋯東北方有世界名千莊嚴。彼現有佛號 大自在王如來應正等覺⋯⋯」不過,真正把 大自在王佛介紹得比較清楚的是《達摩血脈論》。雖然只是短短幾十個字,卻是 達摩祖師隱藏於「血脈論」中的一大秘密。
論曰:「唯佛一人能會此法,餘人天及眾生等,盡不明了。若智慧明了,此心號名法性,亦名解脫,生死不拘,一切法拘它不得,是名 大自在王如來,亦名不可思議,亦名聖體,亦名長生不死,亦名大仙,名雖不同,體即是一」。
何謂佛?簡而言之,佛就是最高、最圓滿的生命體,完全沒有絲毫的習氣與煩惱痛苦。 何謂眾生?因緣和合謂之眾生。凡是由不斷變化的因緣條件聚合而成,舉凡動物、植物、礦物、天、人、畜生、餓鬼等等,皆謂之眾生,故受縛於條件而生煩惱痛苦。
幸而佛陀又言「眾生皆能成佛」,何以故?那是因為眾生皆具備「佛性」的關係。佛性在聖不增,在凡不減,眾生一旦證明到本自具足的佛性,並將佛性功能開發至淋漓盡致的境界即可成佛,未證之前即為凡夫。
要轉迷為悟,要超凡入聖,就必須證明出佛性(自性、法性)的功能,—亦即「法身」才行。所謂「體即是一」、「諸佛同共一法身」,每一尊佛的本質都是一樣的,譬如 阿彌陀佛、釋迦牟尼佛、藥師佛、大自在王佛⋯⋯都是同一個法身,所以有佛佛平等、同體大悲等說法。差別只在於 大自在王佛是法界唯一本來存在的佛,又稱本初佛、原始佛,是不經過因地修行而本來存在的,意義相當於密宗的 普賢王如來。所以,大自在王佛就是法性,是眾生本自具足的佛性,是眾生生命的源頭,是宇宙萬有的源頭,而其他諸佛係透過因地(種因結緣)修行,親證佛性而成佛、親證到那個本即存在的法身而成佛的。
一般人可能會有這樣的疑問,「不是應該只有 釋迦牟尼佛才稱為本師,為何 大自在王佛也稱為本師呢?」
以有限的時空而言,這個娑婆世界佛法的緣起是從 釋迦牟尼佛而來的。佛陀對這個地球世界的廣大眾生,有著偉大貢獻和深遠影響,所以我們尊其為佛教教主,故以「本師」稱之。而本門對「本師」的解釋,是指本性,亦即自性、佛性、法性。以個人來講叫自性,以眾生來講叫佛性,以整個法界來講叫法性,名稱雖異,但本質為一。真正能夠讓我們解脫、證道、成佛的是我們的本性、佛性,缺少了此一源頭,根本不可能成就。
佛法修行重心在於「自求內證」,因為眾生皆具佛性這樣珍貴的條件,因此不需要再往外求,心外求法都不能夠解脫。所以唯有從自己的本性下功夫,親自實證佛性,並開發出佛性的功能才行。故「本師」之指向在無形無相、充徧法界、如如不動之「體」,亦即眾生的本性、佛性,而不在指娑婆世界弘法四十九年所示現之「相」。
妙空聖僧為 大自在王佛應化而來,於二十世紀初顯化於中國西南一帶。此乃因緣於中國「佛乘氣象形成」,這是由於中華民族五千年傳統倫理、道德文化累積而成,可說是中國人的大福報。
據第二代祖師 緣道上人生前所說,有一年,雲南滇西怒江(薩爾溫江)渡口正值天雨水漲,江水泛濫,江面又無橋粱,僅靠竹筏往返運渡,來往人馬為了搶爭渡口,幾乎發生械鬥。適時 妙空聖僧出現,隨手一指,一座橋屹立當前,雙方人馬遂得安全渡過。此橋現今仍安然存在,惟稍有毀損,此亦符合現象界成、住、壞、空的法則。民國39年,妙空祖師應化因緣已滿而入常寂光土,將第二代宗師聖職傳予唯一門人 緣道上人。
緣道上人,本名羅雷,號雲風,籍隸雲南、鎮康。十一歲喪父,由太夫人撫養成人。上人夙有慧根,秉性非凡,自幼悟性即高於同儕,十四歲皈依 上妙下空聖僧。民國三十九年 妙空祖師應化因緣已滿將入常寂光土,乃正式授記唯一之門人 緣道上人為佛乘宗第二代宗師,叮囑繼續宏傳《佛乘大法》。
上人曾任雲南省第一屆參議員,反共救國軍一五七縱隊副司令兼少將參謀長。民國四十二年從緬、泰來台,民國四十五年正式開始弘法。民國五十三年經「中華佛教會」聘為委員,而後並與佛教界人士共同籌組「中華佛教居士會」,並任第一屆理事。
上人曾數度弘法,皆以因緣尚未成熟而中止,民國六十八年受佛教界友好敦促乃又出山弘法,度化眾生無數,並於民國七十八年成立「中華民國大乘禪功學會」,民國八十年底成立「中華民國佛乘宗學會」,更進一步推展弘法大業,惜世緣已屆而於民國八十二年入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