善性導師講述/編輯部整理
念經或念佛時,真的會有諸佛菩薩來保佑嗎?初學者如果佛經攏看無,這樣也可以念經嗎?會不會有什麼忌諱呢?
讀經、念經、抄經正在流行!有人視其為一種深度的「文化體驗」;科學派認為,念經、念咒、念佛都能改變腦波頻率,對全腦開發與免疫機能也有幫助,彷彿就是健康能量的加速器。
以上見解都正確也都不正確;能有以上的體驗,是因為念得很專心的緣故,但是如果不能更深入的從「佛法原理」來探討,那念經、念佛的好處就只是一種表面的感應,而不是相應的境界。
念經時要唸出聲嗎?
問:念經應該注意什麼?
善性導師回答:
念經和念佛、打坐、拜懺一樣,要專心念,其他不作二想。盡量讓整個人融入經裡,和經相應,那麼經義自然與你的自性相應。因為經義本來就在每個人的自性中,你只是與它相應,證明它而已。一證明到,就會深入經義,智慧如海。
問:看經書應該怎麼看?要念出聲嗎?
善性導師回答:
看經書要懂得如何看,有人看經書看到有一些境界,但是很少有人看經書看到開悟的,這是他不懂得看經書,其實看經書和念佛是完全一樣的。
看經書時,只要很專注地看就可以,瞭不瞭解都沒有太大的關係。例如《心經》的經文很短,你可以把它背得很熟,然後再看我們出版的《金剛經要旨與般若心經妙義略述合集》。當你們對《心經》很熟了,又能了解那一點點的意義,只要定力夠,透過定力,就可以和般若相應。
《心經》愈熟,瞭解愈多,定力愈高,相應就愈快,而且層次也愈高。並不是所有的人都要從初地菩薩入門,也可以從二地、三地、八地入,入手處就看你的見地、定力有多高來決定。如果你已經到了八地的暸解,那就像鉤子一樣,透過定力,一下就可以鉤到八地裡面的東西。這就是為什麼要你們背六大心法的原因,因為六大心法就是成佛的工具。
至於要不要念出聲,就看你出聲容易定,還是不出聲容易定。
念不同的菩薩聖號有什麼不同呢?
問:念咒或念菩薩的聖號有何作用?
善性導師回答:
這要看哪一尊佛或菩薩。譬如念 觀世音菩薩的心咒,即六字大明咒「嗡嘛呢叭咪吽」,每一個音都代表慈悲,所以要起「慈悲」與它相應。如果是念 文殊菩薩的心咒,就要起「智慧」與之相應。
每一個咒都有它的精神所在,要依其精神相應;如果不能相應的話,就白念了!咒語,是代表那位菩薩主修什麼而成就的,就像 觀世音菩薩是主修慈悲而成就的; 文殊菩薩是主修智慧而成就的,每個咒代表不同的意義,所以那叫「心咒」。能證本心,是因為這個精神而證的。
念佛的聖號和念菩薩的聖號又不一樣了,念佛的聖號一定要起「悲、智、願、行」與之相應,因為那是要成佛,不只是要解脫、證道而已。佛傳法的目的是希望眾生都能成佛,而不只是帶業往生而已!因為帶業往生是方便,不是究竟!
問:念大悲咒有何作用呢?
善性導師回答:
一定要起「慈悲」才能相應,所以叫「大悲」,這是以 觀世音菩薩的精神為首。但大部分的人念了都不能相應,只是感應而已,感應有兩個原因,一則是累世的因緣與那一尊佛、菩薩有因緣,在這一生就可以感應;二則是在這一生開始起修,就要和祂的真正本心,是以什麼而證的本心來感應、相應。所以,修行只修到一點點皮毛是沒有用的,只能小用不能大用。
問:如果家中有《心經》、《金剛經》、《六祖壇經》,哪一本要放在最上面?
善性導師回答:
《心經》要擺在最上面,《金剛經》其次,《六祖壇經》再其次。因為心經與金剛經都是佛親口宣說的。若全部都是佛親口宣說的經,就要按照它的層次來擺。其實,這就是如何種善因、結善緣的問題。
問:佛所說稱為經,為什麼 惠能大師所說的《六祖壇經》也稱為經?
善性導師回答:
《六祖壇經》稱為經,以因緣來講,因為 惠能大師對以後的眾生會有很大的幫助,《六祖壇經》最大的意義在於它的內涵、它的德,和佛所講的一樣。不只是 六祖這個樣子,只要是證本心以上,證到初地菩薩階位的聖者,所講的每一句話,它都是經。經是廣義的,不要狹義的認為只有 釋迦牟尼佛講的才稱為經,歷劫累世以來,他方世界不曉得有多少位佛講過,像「易經」就有可能是哪一位菩薩所講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