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祖壇經直解--定慧品第四

定慧等學即是定慧等持之意。以眾生的立場而言,定是慧的本體,慧是定的用;當修到定慧等持之時,體用不二,體用一如。對眾生而言,要「用」就要修定力,有定力才能與法性、自性、佛性、法身相應。而佛性、法性最大的特質就是如如不動,故要有相當層次的定力,才能與佛性、法性相應,也才能把自性、佛性的功能顯現出來。「即慧之時定在慧,即定之時慧在定」此二者可以互用,此是佛法的重點,佛法的重點無非是定與慧,這是正行。

 

師示眾云:『善知識,我此法門,以定慧為本。大眾勿迷,言「定慧別」!定慧一體,不是二。』  

  此頓悟法門,是以定慧為根本,從定慧等持,進而修到定慧一如的境界。定和慧是一體的,一體即是一如。把定與慧區分為兩個,這是世間法;實際上,當證到真心、本心的層次時,定慧是一如的、一體的,並不是二。

 

『定是慧體,慧是定用;即慧之時定在慧,即定之時慧在定。若識此義,即是定慧等學。』

  定慧等學即是定慧等持之意。以眾生的立場而言,定是慧的本體,慧是定的用;當修到定慧等持之時,體用不二,體用一如。對眾生而言,要「用」就要修定力,有定力才能與法性、自性、佛性、法身相應。而佛性、法性最大的特質就是如如不動,故要有相當層次的定力,才能與佛性、法性相應,也才能把自性、佛性的功能顯現出來。「即慧之時定在慧,即定之時慧在定」此二者可以互用,此是佛法的重點,佛法的重點無非是定與慧,這是正行。 

 

『諸學道人!莫言「先定發慧、先慧發定」各別!作此見者,法有二相。』

  學道修佛之人不可說「先修定而後發慧,或先發慧再修定」這樣的話。以眾生而言,先定發慧,先修定力才能與法性相應,智慧才會出來。但以究竟而言,並無先後的問題存在,因定與慧是一如的。若言先定發慧或先慧發定,是差別相,故言「法有二相」。 

 

『口說善語,心中不善;空有定慧,定慧不等。若心口俱善,內外一如,定慧即等。自悟修行,不在於諍;若諍先後,即同迷人。不斷勝負,?增「我法」,不離四相。』

  嘴巴雖說好話,要做好事、做好人,但實際上心不存善念的人,是個無定慧的人。如果心與行俱善,見地與行為能一致,就是定慧均等了。《華嚴經》云:「有諍說生死,無諍即涅槃,生死及涅槃,二俱不可得。」諍,即是對立;修行之人應自悟自修,不可與人對立,有對立即同迷人,迷人就是凡夫。如果不斷除對立之心,反而會起我、法二執,我、法二執是差別相,是無法進入一合相的!

 

『善知識!定慧猶如何等?猶如燈光。有燈即光,無燈即暗;燈是光之體,光是燈之用;名雖有二,體本同一。此定慧法,亦復如是。』

  定與慧,猶如燈與光一般,有燈就有光明,無燈就會黑暗;燈是光的本體,光是燈的作用;燈與光的名稱雖不同,但本是同一個體。此定與慧,也是名稱雖異,但本是一如。

 

師示眾云:『善知識!一行三昧者,於一切處行住坐臥,常行一直心是也。如《淨名經》云:「直心是道場,直心是淨土。』  

  修行到最後一定要走「一行三昧」的路。所謂「一行三昧」即是行、住、坐、臥,都要直心以對,不起任何的意識心。《淨名經》說:「直心是道場,直心是淨土。」《淨名經》即《維摩詰經》,此句告訴我們,只有直心才是真正在修行;也只有直心才能到淨土。

 

『莫心行諂曲,口但說直!口說一行三昧、不行直心!但行直心,於一切法勿有執者!迷人著法相,執一行三昧,直言「常坐不動、妄不起心、即是一行三昧」。作此解者,即同無情,卻是障道因緣。』  

  諂曲,即是諂媚、心機。不可心行諂曲,而光是把「直心」掛在嘴上!也不可把「一行三昧」掛在嘴上,實際上並沒有真正行直心!只要行直心,對一切法便不會有所執著;反之,未能行直心,對一切法皆還有執著。凡夫執著法相,執著於一行三昧上,開口就說「常坐不動,妄不起心,這就是一行三昧。」作此見解的人,就如同無情之木石一般;無情即是無念、空。凡夫以為「空」就算是證道了,其實這就是障道的因緣!  

 

師示眾云:『善知識!道須通流!何以卻滯?心不住法,道即通流。心若住法,名為自縛。』  

  真正的道,是不會被任何的事物所拘束的!真心、本心、般若、法身,是現象界所不能拘束的,因為它是整個現象界的源頭。以眾生的立場而言,在修行的過程中有「入、住、出」三個層次。開始修謂之「入」,入了以後是「住」,住到一個境界以後要「出」;如果不曉得「出」,就會被法所縛住、拘束。但高根器的人,入、住、出可當下一氣呵成,同時完成。 

 

『若言坐不動是,只如舍利弗宴坐林中,卻被維摩詰訶。』

  如果說「常坐不動」是對的,就有如舍利弗傻傻的靜坐在林中,以為如此即是道,沒想到反遭維摩詰居士的呵斥,告訴他說:這樣子是無法證道的! 

 

『善知識!又有人教坐,看心觀靜,不動不起,從此置功。迷人不會,便執成顛,如此者眾。如是相教,故知大錯。』  

  眾生誤以為「看心觀靜」就是不動不起,如此下功夫是錯誤的!末法眾生,執著在「看心觀靜就是不動不起」上,妄想如此修行可以解脫、證道、成佛!若弘法者如此的教導眾生,則是大錯特錯!

  其實,「看心觀靜」是心地法門。修心地法門,必須具備二個條件:一是見地要很高,二是定力要很夠。無論任何的宗派,終究都是「方便有多門,歸元無二路」,凡是最後可回到本元的路就是心地法門;在最後要進入本元的那一剎那,就是修心地法門;此時見地要很高,定力要很夠才能證進去。以〈佛乘宗〉而言,要證到「最高相似法身」才能修心地法門。

 

師示眾云:『善知識!本來正教無有頓漸,人性自有利鈍。迷人漸修,悟人頓契;自識本心,自見本性,即無差別;所以立頓漸之假名。』  

  本來佛教正法無頓、漸之分,只因人的根器有利、鈍的差別。根器差者採漸修之法,加強造福,減少障礙。而根器高者當下直契本性;但是當證到本心、本性時,就沒有任何的差別了;所以頓、漸也只是個名稱罷了! 

 

『善知識!我此法門,從上以來,先立無念為宗,無相為體,無住為本。無相者,於相而離相;無念者,於念而無念;無住者,人之本性。』  

  無念、無相、無住,即所謂的「解脫三昧」、「空三昧」。「空」有三個層次:一是無念,「無念為宗」,先從無念下功夫。二是無相,「無相為體」,就是不執著在任何的現象上,即離四相。三是無住,「無住為本」,只有無住才能進入本元。宗、體、本三者本是一如,但是以眾生修行的角度而言,可區分為三個層次。其中的重點在「無念」,以「無念」為宗,就必須在「不起意識作用」上多下功夫,想要不起意識作用,首須修「捨離心」。 

 

『於世間善惡好醜,乃至冤之與親,言語觸刺欺爭之時,並將為空,不思酬害。念念之中,不思前境。若前念今念後念,念念相續不斷,名為繫縛。於諸法上,念念不住,即無縛也。此是以「無住」為本。』  

  大家要修十善業,且不可與人對立。《金剛經》云:「應無所住而生其心」,要「無住」才能進入心地法門。「諸法」即是現象,當每一個「念」來時,在面對每一個現象時,舉凡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所觸及到的當下,就讓它過去,不要再繼續,此即無縛,以「無住」為本。

 

『善知識!外離一切相,名為「無相」。能離於相,則法體清淨,此是以「無相」為體。』

  不住於外境之相,謂之「無相」。能外離一切境相,不執著於任何的現象,則法體自然就清淨,這就是以「無相」為體。

 

『善知識!於諸境上,心不染,曰「無念」。於自念上,常離諸境,不於境上生心。若只百物不思,念盡除卻;一念絕即死,別處受生;是為大錯。學道者思之!若不識法意,自錯猶可,更勸他人;自迷不見,又謗佛經!所以立「無念」為宗。』  

  諸境即是各種的境相;染即是執著在境相上;心不染則當體即空,當下即丟。所謂「真空生妙有」,真空就是生命的本質,證道的「空」並不是空無一物的「空」,而是空的本質,也就是佛性。所謂當體即空,還要把「空」丟掉,進入體,進入空的性質。此性質的功能可產生妙有,意即妙有是從般若、法身所產生的;以現象而言,從法身產生;以眾生而言,從般若產生。

  法意,即是佛之本懷!若不了解佛真正的意思,自己錯了尚可原諒,更勸他人也如此做的話,那真是糟糕!自己愚迷而不自知,更又誹謗佛經!所以才立「無念」為宗。總之,立無念、無住、無相,最主要是讓眾生了解無念、無住、與無相的真諦。 

 

『善知識!云何立「無念」為宗?只緣口說見性,迷人於境上有念,念上便起邪見,一切塵勞妄想從此而生。自性本無一法可得,若有所得,妄說禍福,即是塵勞邪見。故此法門立「無念」為宗。』 

  何以立「無念」為宗?只因凡夫嘴說見性,而於外境上仍有念,有念進而起了邪見,一切塵勞妄想就是從此邪見而產生的。塵勞,即是妄想;妄想,即是塵勞。因自性是無一法可得的,若認為有所得,就是起了感官意識作用;起了感官意識作用,就有了禍、福之分,對立也就來了!對立即是塵勞邪見,所以才立「無念」為宗。 

 

『善知識!無者,無何事?念者,念何物?無者,無二相,無諸塵勞之心。念者,念真如本性。』

  無念,此「無」是無二相,沒有我相、人相;倘「無諸塵勞」就不會被現象界的一切所牽引。「念」是念真如本性,以「無念之念」才能進入真如本性,與真如本性相應。

 

『真如即是念之體,念即是真如之用。真如自性起念,非眼耳鼻舌能念。真如有性,所以起念;真如若無,眼耳色聲當時即壞。』  

  真如是主,意識是從。證道者以真如為主,以意識為用;而凡夫卻以意識為主。當證到真如本性時,是由真如本性作主,意識反被真如本性所用。在此之前,真如本體無法當主人,所以大家要慢慢的建立起正確的思想觀念,當有一天見地足夠,認識了真如本性時,即能以真如本體為主人,故言「真如即是念之體」,真如是念之主人。此時,原來的意識被真如所用,能不能解脫的關鍵就在於此,主、從之別若能清楚則對修行的幫助非常之大。能把意識去掉,真如就能顯現;真如與意識在修行的過程中是不能並存的,但當真如出來時,真如與意識即是一如的。

  當我們以真如作主人時,煩惱痛苦就不存在,因為煩惱痛苦皆從感官意識而來;當真如起用時,不但自己的意識被真如所用,所有眾生的意識也都被真如所用。因為,真如本性是整體性的,是一合相的,而意識作用才是差別相。

 

『善知識!真如自性起念,六根雖有見聞覺知,不染萬境,而真性常自在。故經云:「能善分別諸法相,於第一義而不動。」』  

  真如自性起念時,是自性在用意識,而非自性再起個念頭,此為實證的境界。到了真空的境界時,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之六根雖有見聞覺知,但不受任何的現象影響,而是為真性所用,故言「真性常自在」。如果認為真空時,六根是無覺知的,那麼這是錯誤的無記空、斷滅空的觀念。

  《維摩詰經》云:「能善分別諸法相,於第一義而不動。」第一義指的就是真如本性,也就是自性、佛性、法性、法身;真如本性雖不動,但是能「覺知」現象界的一切變化,故言「能善分別諸法相」,也就是說本體可以分別諸法相,不但可以分別諸法相,而且是當下即知。分別諸法相講的是見聞覺知,以「體」用「相」,以「體」用「意識」,所以能夠見聞覺知;此種境界需要實證,一般眾生是無法明白的!

  此處的「不動」是關鍵,要住在「體」上才能不動;意識能不動,自然能與體相應。塵勞即是攀緣,不攀緣即無塵勞,斷絕塵勞要當下即斷,才有機會證入真心。

 


https://buddhayana.info/Article/Info/102
加入好友
閱讀紀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