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契入經典的重點 金剛經要旨(二)

善性導師講述/

《金剛經》兩個最重要的觀念─「相」和「體」,是整部經典重點所在。
 

第一,講「相」,相是無常、不停變動的。

《金剛經》:「一切有為法,如夢幻泡影,如露亦如電,應作如是觀。」

  佛法探討的不外乎是「體」與「相」兩個重點,所以看經典時可以從這兩方面下功夫。整個現象界所有一切的變化都屬於相的範圍,相從哪裡來?它不會無緣無故的出現,以基督教來說,現象界所有的相都是上帝創造的;以佛教來說,「相」是從「體」來的,這個體就是佛性,是一切生命的源頭。 釋迦牟尼佛講生命觀的時候,提到了佛性,並指出由佛性的功能而產生了現象界的一切。

  只要屬於現象界、屬於相,它都是無常、不停變動的。如果眾生隨時隨地能有這樣的觀念,煩惱就會減少很多。所謂觀念是已經深入到潛意識的,這樣才能隨時隨地有這樣的認定;如果還不能深入潛意識,表示觀念還沒有形成。

  「相」是每分每秒在變化的,包括家庭、做生意等任何問題都隨時在變化;如果它不變化,那就是「體」了。假設有一個朋友對我很好,幾十年如一日,即使這樣也沒有進入體,因為那僅是幾十年而已。我從小就和十幾個朋友結拜為異姓兄弟,我之所以學佛,這是其中一個很大的原因。
 

「如是因,如是果」

  四十五歲以前,一直在公家機關任職,最後一個職務是台灣土地銀行的公關科科長。那時還沒有學佛,因為想發展事業,就辭去公職開始做生意。沒想到不到半年的時間,就把所有的錢都虧光了,迫不得已只好向親戚、朋友、結拜兄弟借錢。以前從未曾向別人借過錢,信用非常好,沒想到第一次借錢,竟然連三萬五千元都借不到!因為那時候還不懂佛法,如果懂佛法的話,自然一笑置之,就沒有那些煩惱。當時我很痛苦,為什麼結拜十幾年,平時吃喝玩樂都在一起,比親兄弟還親的人,居然連臺幣三萬五千元都借不到!從那時候起,我開始產生一些疑問,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到底是憑什麼?所有的交情、親情到底是因什麼而存在?學佛以後才知道,任何事情都會變化,而且這些變化都是正常的。為什麼是正常的?因為「因緣」;佛法講得很簡單,因緣兩字就全部解決,因為曾經種過那樣的「因」。以最簡單的轉換公式就可以了解,這些親友、結拜兄弟在過去世也曾向我借錢,我同樣沒有借給他們,就是這麼簡單。假如能夠這樣想,自然就心平氣和,即使周遭所有的人都對你不好時,你也會心平氣和。

  以前搭公車經常會被別人踩到、踢到,沒有學佛以前我是都要報復的,往往等到下車時,才故意踹回他一腳。學佛以後曉得這些都是因緣,我在過去世一定也踩過別人,所以這一世被人家踩幾腳也是正常的,這就是「因果」,因果二字就把佛法的基本原理說盡了。整個「因緣果」就是相的變化,就是有為法,它就像夢幻、像泡影、像露水、像閃電一樣,一下子就沒了,這些變化都是正常的。即使某某人昨天對你還很好,今天突然對你不好了,這也是正常的。
 

「覺悟無常真常用」

  我的恩師 緣道上人教導我們:「覺悟無常真常用」。「無常」指的就是有為法,就是相;「真常」指的就是無為法,就是體。能夠證到體就是菩薩以上的聖人。只要能體悟無常,知道有為法本來就是隨時在變動,這樣煩惱自然減少。
 

「應作如是觀」

  意即應該要具備這樣的觀念;觀念的形成不是靠表面意識,而是要深入潛意識才會形成觀念。如果讀過《金剛經》而還沒有具備這樣的觀念,則修行的第一步都還沒有踏出去;要具備這個觀念,修行才真正開始。這時候就曉得,原來世間上所有的一切都是隨時在變動,而且所有的變動都是正常的,沒有絲毫反常,甚至包括我們的親人在內,也都是如此。 

第二,講「體」,體就是如如不動的佛性。

《金剛經》:「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。」

  「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」,就是說從凡夫一直修行到進入體的階段以後,由於進入體的層次不同,而決定他是什麼層次的聖人。如果讀過《華嚴經‧十地品》就可以了解,菩薩之所以有十地之別,就是因為「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」,所以所證的層次都不太一樣。初證般若的人,基本上可以算是進入聖人的境界,是個初地菩薩。接下來隨著所證入體的範圍越大,層次越高,就進入二地菩薩、三地菩薩……一直到十地菩薩,然後進入等覺、妙覺菩薩,最後進入佛的境界,成就無上正等正覺,這一切都是因為修「無為法」的緣故。那麼什麼是「無為法」?這一點眾說紛紜,各家有各家的論點。

  《金剛經》大部分的重點是在探討無為法,它教你注意這個相,不要被相所迷惑。所有的相都會變動,所謂不變動的相只是維持的時間比較久而已,並不是真的不變動。像周遭的親友裡,有些交情很好,可以維持二、三十年,都算很久了;有些則三、兩年,甚至三、兩個月態度就不同了。《金剛經》教導我們的修行方法,全部都可以運用到日常生活中;如果不能把它融入生活中,那麼大家平時這麼忙碌,還有什麼時間修行?一般人每天上班八個小時,加上開車,來回十個小時就沒了,而且還要吃飯、睡覺、陪陪家人,如果再加上一些交際應酬,還能剩下多少時間來修行?所以要把這些方法全部融入日常生活中。
 

「法、財、侶、地、時」

  修行主要從兩方面下手:一是修福德,一是修智慧,即所謂的福慧雙修。福德如果不夠,想修出智慧來幾乎是不可能的,所以要不斷累積福德;累積福德有什麼好處呢?可以幫助我們減少很多修行上的障礙。道家認為修行要具備「法、財、侶、地」四個條件。法,要有修行的方法;《金剛經》裡有很多修行的方法,重點是你知不知道怎麼去做,或是有沒有去做。財,這也是個很大的問題。比如,生意本來做得很好,這幾年突然差了,家庭的溫飽出了問題,怎麼辦?需要財。侶,就是道侶、同修;同修之間可以互相監督,互相勉勵。如果自己一個人修,除非這個人是大根器,否則很難有所成就。地,要有地方;在美國這個地方修行實在是太好了,這裡空氣新鮮,整個磁場、靈氣孕育得非常好,能夠在此修行的人,不曉得是多少世累積下來的福報!

  我認為一般人修行上最缺乏的是時間,所以應該再加上一個—「時」。在教學過程中,每一個人幾乎都對我說他沒有時間,我經常開玩笑說,王永慶那麼忙,每天都可以抽出時間來跑五千公尺,還可以練撞牆功,他有這麼多時間可以練,我們怎麼會沒有呢?這就是「決心」的問題。

  累積的福德要具備「法、財、侶、地、時」五種條件,只要缺一種障礙就很大。有些人法、財、侶、地都有了,但是沒有時間,有些人是沒有財,有些人是沒有法。為什麼佛教一直勸人發大心,就是因為累世以來福德累積得不夠,所以這一世要及時發大心把它補回來,讓這五種條件都具足。當這些條件都具足了,接下來欠缺的就是無為法了。


https://buddhayana.info/Article/Info/84
閱讀紀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