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你說「我很忙」的時候,真相其實是⋯⋯

善性導師講述/編輯部整理

是的,專注、專心要從「減少意識」、「少動念頭」開始。但是剛開始練習時,一定會發現這實在是件不可能的任務!不動念頭、不思考要怎麼做事呢?吃大餐再來杯珍奶不是嚐不出味道了嗎?

 

先來看個數據。研究顯示,我們每天平均會產生5至7萬則想法,假設每個想法代表一個單字好了,一天的想法相當於一本書的內容。這些想法雖然隱約有某種連貫性,但多半都是雜亂的思緒,而當我們認為自己「很忙」的時候,其實多半是因為腦子要同時處理這些「霧煞煞」的各種想法。你「很忙」的結果,多半就是一場空運轉,因為大部分時間我們無法專注,能量都分散掉了。

 

再來看幾位成功人士的例子:

美國前總統歐巴馬只穿灰色或藍色西裝。

臉書創辦人馬克・ 祖克柏總是穿灰色運動衫。

蘋果創辦人賈伯斯每次現身都是黑色高領上衣搭配牛仔褲。

他們並不在意自己每天一模一樣,因為他們懂得「減少決策」的重要性。不光穿衣品味如此,他們還盡可能減少生活中的決策。當選擇越多,要做的決策就愈多;意識動得越多,就愈難做出好決策。於是又要藉由其他事物,像吃美食、旅遊、追劇來分散注意力,減少情緒壓力。懂得減少念頭讓自己專注,這些所謂的「成功人士」因為掌握的了這一點而受益,但除了對世間成功的追求,更高層次的專注,以至於超越專注,甚至可以改變一個人的一生。

練習專注的第一步 當雜念紛飛時應該怎麼辦?   

意念紛飛,如何是好? 簡單舉個例子,我們的心隨時就像在演連續劇一樣,念頭一個接一個,那這些念頭怎麼把它打掉?就是我們要想辦法,讓我們念頭變成單元劇,不要變成連續劇。

 

比如說「我要去看電影」,那我要看什麼電影、我要跟什麼人看電影、那看完電影後我要逛街、逛街完了以後還要吃飯、吃完飯了以後還要買衣服、買化妝品......這個就是連續劇了。

 

所以關鍵要在這裡下手,當「我要看電影」,就只是「我要看電影」,不做其他聯想,很專心的「我要看電影」就好了。只要願意開始練習「專心」,有一天當專心到了極致的時候,你就能體會到極度的放鬆,你就會發現那個意識心起不來了。

遠離燒腦 你敢放下你的「意識心」嗎 ?

讓念頭不在同一個人、事、時、地、物上連續下去,就叫「不住」。想想看你每天有多少要燒腦的事情、放不下的事情?工作、創業、家人、親情,你都不能看破、放下,這些都是讓你煩惱、緊張的原因。我們的念頭在潛意識、深層意識、最深層意識,都有可能隨時會出來,這是你沒有辦法控制的,解決之道是能起「正念」就好,但問題是起不了「正念」。要根本解決這個問題,必須從「看破現象」做起,看不破現象就不能捨。

眾生最難的就是無法看破現象,因為歷劫累世以來都活在現象裡,這存在的情況已達無量劫之久,所以永難忘懷;也正因為是無量劫,在這一世你所能記憶的就屬表層意識,不能記憶的就屬潛意識、深層意識、最深層意識。不是只有表面意識影響到你,還包括你沒有辦法了解到的潛意識,以及潛意識以下的所有東西,它們隨時隨地都可能干擾到你。

 

假設你是真的要解決這個問題,那你就一定可以做得到。要解決它就必須先把這整個現象了解清楚,也就是了解現象是「如夢幻泡影,如露亦如電」的,然後還要把它形成觀念。但不要用觀察力去了解現象,因為修行與一般世間法不一樣,一般世間法是靠觀察,但是修行就得靠觀念的形成,靠思想的建立。所以你的觀念及思想,就必須已經具備這樣的認知--世間法就是這麼的無常,而且很多是我們沒有能力去解決的。

 

所以要把意識的習慣慢慢淡化掉,剛開始當然很難,因為我們用意識的習慣,是歷劫累世不停累積而來的,就像抽油煙機卡上去的油,所以要一步一步來。

 

有學員問我說:「放下了,吃飯怎麼辦?開車怎麼辦呢?」這就是眾生!眾生習慣這個樣子!殊不知放下以後,般若做主,每一件事情都是百分之百的完美。當然,在修行過程中會有困難,但是你要去解決問題,要把歷劫累世用慣的意識捨掉。我們所謂的捨離心,「捨離三界貪瞋痴,頓入解脫自在門」,就是修行重點。

 

 


https://buddhayana.info/Article/Info/216
閱讀紀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