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祖壇經直解--般若品第二

一切眾生皆具有般若智慧,與諸佛、菩薩的般若智慧是等無差別的;唯一不同的是,眾生是迷,迷心外見,心外求法;所謂心外求法,即是在真心、本心之外而求法,也就是用意識心而求法。

 

次日,韋使君請益。師陞座告大眾曰:『總淨心念「摩訶般若波羅蜜多」!』復云:『善知識!菩提般若之智,世人本自有之,只緣心迷不能自悟,須假大善知識示導見性!』

  第二天,韋璩又來請益,惠能陞座告訴大眾說:『要清淨自己的身心,才能與般若相應。如能身心清淨,則勿需學甚麼法,修甚麼法,自然能與無上的般若智慧相應,這樣就可以解脫,就可以到彼岸去。』又說:『無上的智慧,是人人都有的,只因眾生用意識心的關係,才會迷惑而無法自悟,所以必須有大善知識來開導,讓各位見性。』惠能講得很簡要,講得非常好!

 

『當知愚人智人,佛性本無差別;只緣迷悟不同,所以有愚有智。吾今為說「摩訶般若波羅蜜」法,使汝等各得智慧。志心諦聽!吾為汝說。

  『愚人是指還沒有開悟的凡夫;智人是指已真正開悟的人。開悟就是指本心出來,般若出來,以至法身出來的層次。佛性沒有任何的差別,差別只在於迷與悟;而迷與悟又在於一個用意識心,一個用本心;一個是世間智,一個是無上的般若智慧。惠能現在就把如何能得到無上般若智慧的方法告訴各位,讓各位也能夠得到智慧。』

  「志心諦聽」就是專心的聽,這是求法的重點。若不能專心諦聽,就會造成似乎每句話都知道,但卻不懂其真義,這是因為沒有把它變成自己的觀念。所以聽經聞法,要把所聽到的內化為自己的思想觀念,這樣勉強叫做「聽懂」。譬如,講本心的重要,我們已經知道動意識心是凡夫,本心出來是聖人,那麼就要把它變成我們的思想觀念,深入到潛意識去,當下就把意識心去掉,讓本心出來,此種觀念形成了,志心諦聽才有機會;志心諦聽也可表示一個人的信心夠,才會志心諦聽。

 

『善知識!世人終日口念般若,不識自性般若,猶如說食不飽。口但說空,萬劫不得見性,終無有益。』

  眾生經常口說般若,卻不識得自性般若。就像我們現代的人一天到晚念《金剛經》,但甚麼是般若卻不清楚!「口但說空,萬劫不得見性,終無有益。」講的就是要實際去做,聽到心法以後,當下就做。一個真正有智慧的人,他的自性一定懂,聽了當下就做,不是光嘴巴講般若、講念佛,而是真正專心的念佛。

  例如,我們在〈佛乘大法實修實證班〉初級班的第一節課,教學員持念「南無本師大自在王佛」,在聽到的當下就要能夠實際去做、去念佛。

 

『善知識!「摩訶般若波羅蜜」是梵語,此言大智慧到彼岸。此須心行,不在口念。口念心不行,如幻如化,如露如電;口念心行,則心口相應,本性是佛,離性無別佛。』

  「摩訶般若波羅蜜」是印度語,意即可以解脫到彼岸的無上般若智慧,這要心行不在口念,就是先要成為自己的思想觀念之後,才會實際去做。不能只是口說般若,實際上要把般若變成自己的觀念,行為上也要配合去做,如此才能心口相應。如能心口相應,當下就是佛;不能相應就是離性,當然不可能成佛。

 

『何名「摩訶」?「摩訶」是大。心量廣大,猶如虛空,無有邊畔,亦無方圓大小,亦非青黃赤白,亦無上下長短,亦無瞋無喜、無是無非、無善無惡、無有頭尾。諸佛剎土,盡同虛空。世人妙性本空,無有一法可得;自性真空,亦復如是。』

  「摩訶」是大的意思,大就是無上。例如「大自在王佛」之「大」就是不受任何拘限之意,所有的現象都不能拘限它。「心量廣大」,此心量講的是真心、本心,不是意識心,倘用的是意識心,心量再大都是有限的;而本心就好像虛空一樣,是沒有邊畔、方圓、大小,及青黃赤白等分別的。簡單講,動輒得咎,心會有所分別就是因為動了念頭,嚴格講,只要動了意識心就是錯的。諸佛剎土,乃是法界唯一的本心,亦即自性、佛性,故如虛空,不受拘限。

  眾生的佛性本來就空,是無形無相,充徧法界的。實際上並沒有一法可得, 釋迦牟尼佛曾說,弘法四十九年但是沒有說過一個字,就是這個意思。

釋迦牟尼佛又說,其實他並沒有說法!惠能也說「何期自性本不動搖」!既然沒有動搖,怎麼又會有所謂的「說法」呢?惠能又說「何期自性能生萬法」!這究竟有沒有衝突啊?自性沒有動搖,怎麼又能生出萬法呢?大家要知道,如果動搖才能有所出的話,那就是意識心,意識心的動搖才會有所變化。沒有動搖而能生出萬法,是講自性的「功能」可以生出萬法,佛性本來就具足能生萬法的「功能」,而不是講佛性裡面生出了萬法!

  我們在初級班裡談到「變易生化」,這很難用文字去理解的。佛教所講的「變易生化」,是指所有法界萬有,整個法界、整個現象界的一切,都是由佛性、法性、自性變易生化而來,也就是由 大自在王佛變易生化而來, 大自在王佛代表的就是法性、法身。變易生化不是講創造,有創造就有時間、空間的問題存在,就有開始、結束,這個就不究竟了。

  惠能之前講到「自性能生萬法」,這個「生」,有時間、空間的問題出現,但是真的很難用其他的文字語言來表達,所以在眾多的用詞當中,語言文字用得最貼切的就是「變易生化」這四個字。法性、法身、佛性、自性的功能可以「變易生化」,法界的一切都是由法性「變易生化」而來的,這是比較貼切的用詞,但即使再好,文字語言還是無法真正的詮釋出它的內涵,所以這是需要實證的境界,自性就是如此。

 

『善知識!莫聞吾說空便即著空!第一莫著空!若空心靜坐,即著無記空。』

  經典裡有所謂的「寧取人見如須彌山,不起無所有增上慢空見」,簡單講就是「寧願著有,不要著空」,因為著空以後,無論是進入無記空或斷滅空,進去之後要回頭就很難了!若是著「有」,只要有一天能把「有」去掉就沒事了。「無記空」的觀念,就是認為這個世界本來就是不存在的;「斷滅空」的觀念,就是認為只到這一世為止,沒有未來世或下一輩子的觀念,這樣的人很容易入定,很容易空,但是一出定就想自殺,覺得人生乏味。例如,在美國有一個郵差,一打坐便進入斷滅空,一起坐就想自殺!他打坐時不到幾秒鐘就入定,而且一入定的時間都很長,因為還要去上班,所以經常請太太叫他,但是他一起坐之後就不想上班了,覺得人生沒有意義,只想自殺,這就是「斷滅空」。

  因此,我再三提醒心法、見地的重要。當有一天見地的層次真正的夠了,也不需要老師了,見地、思想觀念在潛意識裡自然導引你修行,不會走錯。見地如果不夠,就算跟了很多有名的老師,如果老師的見地也是錯的,那麼「以盲引盲」可麻煩了!所以,各位一定要把正確的宇宙觀、生命觀的見地建立起來。

 

『善知識!世界虛空,能含萬物色像:日月星宿,山河大地,泉源溪澗,草木叢林,惡人善人,惡法善法,天堂地獄,一切大海,須彌諸山,總在空中。世人性空,亦復如是。』

  所有的山河大地,所有的一切現象,都是由我們的自性而出。此即前所言「何期自性能生萬法」! 

 

『善知識!自性能含萬法是大,萬法在諸人性中。若見一切人惡之與善,盡皆不取不捨,亦不染著,心如虛空名之為大,故曰「摩訶」。』

  要不著在相上,著在相上就不叫「大」,因為著在相上就會被相所區隔、所限制,就不是「摩訶」了。若要遠離相的執著,就要把意識心去掉,才能做到不取不捨;要能「隨緣不變、不變隨緣」才算是不取不捨。不變是指「體」,隨緣是指「相」,所有的現象都是因緣在運作,因緣在變動。

  住「體」最簡單的方法,就是不起意識作用;不起意識作用,很自然的有一天就會住在「體」上,住在「體」上就能不變,當因緣變動時,只要隨著因緣走就可以了。其實,一般人所謂的隨緣,都是起意識作用隨著命運在走,這是不究竟的宿命觀念;而真正屬於「體」的隨緣,是指意識完全不動,真正隨著因緣而走。

  「自性能含萬法是大」,自性稱之為「大」,是因為萬法皆由自性而出,也就是「何期自性能生萬法」、「何期自性本自具足」之意。  

 

『善知識!迷人口說,智者心行。又有迷人,空心靜坐,百無所思,自稱為大;此一輩人,不可與語,為邪見故。』

  迷人是眾生,眾生是迷人,因為眾生光說不作;而智者則是心行,是以清淨心在作;清淨心是「隨緣不變,不變隨緣」的,兩者的差別很大。空心靜坐,即是斷滅空、無記空;「空心靜坐,百無所思」,就是在無念、空的時候,自以為已經到了「大」的層次了,這種人很可惜!其實只要提昇見地,迴小向大即可超越。

  修行的要領,就是一定要把意識作用去掉,很多人想要空,想要無念,但空是無明,無念是無明,大家知道嗎?糊里糊塗不明白道理就是邪見!不可不慎啊!

 

『善知識!心量廣大,徧周法界。用即了了分明,應用便知一切。一切即一,一即一切;去來自由,心體無滯,即是般若。』

  般若心量廣大,徧周法界。用的時候了了分明,以般若作主人,這是證道者的境界,以般若為主,以智為用;證道者以般若為大,透過意識來用,並非沒有意識,只是把意識變成佣人罷了!而凡夫誤把意識當主人,不知原來意識只不過是個佣人而已!凡夫以空為大,這是錯誤的見解。

  「一切即一,一即一切」,此乃體與相的關係,一即體,一切即相,體相是一如的,這是實證的境界。此時般若可無量用,不受任何的拘限,故曰「去來自由,心體無滯」。 

 

『善知識!一切般若智,皆從自性而生,不從外入,莫錯用意!名為真性自用。一真一切真。』

  所有的般若智慧,所有的無上智慧,都是從自性而生;般若與自性是一如的,自性就是整個法界所有一切的本質;所以說般若即自性,自性即般若。但是在語言文字的運用上,好像有先後之別,所以才說般若從自性而出,實際上並沒有「出」與「生」的問題,有自性就有般若,有般若就有自性,二者是一元的。

  「莫錯用意,名為真性自用」,我常說不要用錯意、用錯心、用錯功,就是指錯把意識作用當成是大用、真用!如果自性作主,就不會用錯意、用錯心、用錯功,就叫做「真性自用」。

  「一真一切真」,只要是真性自用,以般若為用,在本門就稱為「住自性佛位」。「住自性佛位」時,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最正確的,因為所講的、所表達的一切都是由自性流露,不會有任何的錯誤。

 

『心量大事,不行小道。口莫終日說空,心中不修此行!恰似凡人自稱國王,終不可得。非吾弟子!』

  惠能與五祖認為他們所傳的法是最上乘的法,所以五祖弘忍大師著有〈最上乘論〉一書,當下點破,當下就證道,無奈禪宗這種高根器的人並不多,尤其是近代幾乎沒有!

  真性自用,是心量大事,真心出來的東西,不是一般人可以想像得到的,「不行小道」,小道就是以意識作主。「口莫終日說空,心中不修此行」,這是說只知道「空」的重要,實際上所做的都是起意識作用而做,並不是真的往「空」的路走。能不起意識作用,才是修行的重點,修行的目的在「真空」,要放鬆才能空,要真正能捨離才能空。

  例如,我們動禪的要訣在於「鬆、慢、柔、空」,不但生理要放鬆,心理也要放鬆,能放鬆才有機會空。要捨,才能鬆;不能捨就不能鬆;不能鬆,當然就不能空。只知口說「空」,但心中不依此而行,不能捨,不能鬆,就不能空。如此,就好像一個普通的人,終日只想當國王,但不知起而行,去累積當國王應具備的條件,終不可得,此非吾弟子! 

 

『善知識!何名般若?般若者,唐言智慧也。一切處所,一切時中,念念不愚,常行智慧,即是般若行。一念愚即般若絕,一念智即般若生。』

  般若是甚麼?唐朝的大德稱它為「智慧」。無論在何時、在何處,都要處於「無念之念」才不愚;如果我們用的是意識心,就是個愚者。如果處於「無念之念」,就是智者,念念就不愚,就是常行智慧,就是般若行。愚者,念念都是愚,就是不行智慧,就是般若絕。如果不把意識作用去掉,般若就不會出來;如能把意識作用去掉,般若就出來了,修行就是這麼簡單! 

 

『世人愚迷,不見般若;口說般若,心中常愚。常自言我修般若;念念說空,不識真空。般若無形相,智慧心即是。若作如是解,即名般若智。』

  世人用的都是意識心,所以無法以般若來用。世人嘴裏常說要以般若為用,也知道要趕快證般若,但是在他的潛在意識與深層意識裡卻非如此,為什麼呢?因為不夠用功、不夠放鬆、不能捨,在在都顯示並不是真的想要證般若。光是嘴巴說,實際上並不認真去做,那麼就永遠不知甚麼叫真空,因為沒有親自實證是不會了解真空的。而般若是無形無相的,智慧心就是真心、本心;真心、本心就是般若,這就是般若智慧。

 

『何名「波羅蜜」?此是西國語,唐言到彼岸,解義離生滅。著境生滅起,如水有波浪,即名為此岸;離境無生滅,如水常通流,即名為彼岸;故號「波羅蜜」。』  

  甚麼是「波羅蜜」?就是「到彼岸」,到彼岸的意義就是「離生滅」,不被生與滅、生與死所拘限,即是解脫、自在。當你起了意識作用,就是著境、著相;只要著境就有生有死,有生有滅,就好像水起了波浪一樣,稱之為此岸;「此岸」指的就是我們肉體、肉身目前的煩惱、痛苦的狀況。離境就是指當你的意識作用去掉以後,就不著境、不著相;不著外境就無生無死,無生無滅,就好像水經常在流通一樣,此亦喻為解脫,指由生死之此岸到達涅槃之彼岸,故名「到彼岸」,又名「波羅蜜」。

 

『善知識!迷人口念,當念之時,有妄有非。念念若行,是名真性。悟此法者,是般若法;修此行者,是般若行。不修,即凡;一念修行,自身等佛。』

  世人只用嘴巴講,但是實際行為卻不是這樣做;如果實際行為也能這樣做,才是真正的本性,真正做到不著境,真正把意識作用去掉。如果不能把意識作用去掉,那就不叫「行」,更不叫「正行」。

  例如,本門「十無量相應心品」中的「法忍心」,其涵義是「無生法忍入佛地,全憑正道破魔關」,就是說如果你修行的目的是為了證「無生法忍」,亦即證不生不滅的境界,就是正行。如果目的不是證「無生法忍」,就不是正行;不是正行,就是凡夫外道,就是沒有正確的見地、思想觀念,這是最重要的,也是整個修行的重點。

  證無生法忍、不生不滅的境界,就是證時空統一、體相一如、十大一如。如果能悟此法就是般若法,能修此行就是般若行;而不知如此修行者就是凡夫。所謂一念修行,即是一行三昧,一行三昧是根據無生法忍、不生不滅修行之路而行的,能如此則與佛平等無二。

  

『善知識!凡夫即佛,煩惱即菩提。前念迷即凡夫,後念悟即佛;前念著境即煩惱,後念離境即菩提。』

  煩惱是意識心的意識作用,離開意識作用就是菩提;「煩惱即菩提」意思是把意識心轉掉便是菩提,並非指煩惱等於菩提。對證道者而言,煩惱即菩提,菩提即煩惱;煩惱是相,菩提是體,有意識作用就有煩惱,沒有意識作用就沒有煩惱,沒有煩惱就是菩提,故言煩惱即菩提。

  前念用意識是為迷,迷即是凡夫;後念不用意識是為悟,悟即是佛。前念起意識作用即是著境,著境即是煩惱;後念不起意識作用即是離境,離境即是菩提。

 

『善知識!「摩訶般若波羅蜜」,最尊最上最第一;無住無往亦無來,三世諸佛從中出。當用大智慧,打破五蘊煩惱塵勞。如此修行,定成佛道,變三毒為戒定慧。』

  摩訶般若波羅蜜即是「般若智慧」,為最尊、最上、最第一的佛法,證般若即是證時空統一的境界,證到般若就可以解脫,沒有證到般若就無法解脫。三世諸佛都是從證般若而出,也就是說三世諸佛都是證般若之後而成佛的。世人當運用「般若智慧」,勿繫塵勞,如此修行,定能成就佛道,而把貪、瞋、癡三毒轉變為戒、定、慧三無漏學。

 

『善知識!我此法門,從一般若生八萬四千智慧。何以故?為世人有八萬四千塵勞。若無塵勞,智慧常現,不離自性。悟此法者,即是無念、無憶、無著。不起誑妄,用自真如性,以智慧觀照,於一切法不取不捨,即是見性成佛道。』

  最上乘心法是由般若而生,只要是能證般若的所有法門,都是最上乘心法;世間法所有的一切學問、知識、事物、技能、技巧、技術等,都是屬於八萬四千智慧,皆從般若而出。所以當證到般若以後,很多你以前不懂的,突然都懂了!以前不喜歡的,突然都喜歡了!為什麼呢?因為一切都是由般若而生。可見與其花時間學很多東西,倒不如早日實證般若,證般若以後就可以節省很多耗在學習上的時間;但在未證到般若以前,要先學佛法,學佛才是最重要的。

  根據《華嚴經》〈十地品〉的記載,初地、二地、三地、四地、五地等菩薩,仍然要學習很多的東西,也要學習世間的才智,這有二種涵義:第一個意義,菩薩學習世間的才智是很容易的,因為很快就能掌握到綱領,菩薩是為眾生而學,是為「度」眾生而學的。第二個意義最為重要,目的是與般若「相應」,而不在於世間才智的學習。對眾生而言,看一本書叫做學習,叫做讀書;但對菩薩而言,叫做「相應」,因為所有的書都是從他的自性、般若而出,所以目的不在「學習」,而在「相應」。     

  如果說我們有八萬四千的世間智,同樣的也會有八萬四千的煩惱!所以,世間智是沒有多大用處的!世間智越多,塵勞就越多;塵勞越多,煩惱就越多,凡人有八萬四千塵勞,可見煩惱之多!如果能做到勿繫塵勞,智慧就能常現。「勿繫塵勞」,必須做到不思善、不思惡,不起意識作用,隨時保持在無念之中。塵勞不起,念頭不起,般若自然就顯現;智慧常現,自然就能不離自性,因為自性與般若是一體的,是一元的。如果能真正悟到此法,此法就是無念,能不思量、不執著、不起誑妄,應用真如自性,以智慧來觀照一切,於一切法能不取不捨,即能見性成佛。

 

『善知識!若欲入甚深法界及般若三昧者,須修般若行,持誦《金剛般若經》,即得見性。』

  甚深法界就是實相、真相,也就是體相一如、十大一如、時空統一的實相;整個法界是在時空統一的條件下而存在的。「體」是看不到,而「相」可看得到,「相」之所以看得到,就是因為意識作用的關係,意識與般若在此時是一元的。所以,如果想要進入真如實相的甚深法界,就要進入「般若三昧」。「三昧」又稱為「三摩地」,三摩地即是思想觀念形成的狀況,在思想觀念沒有形成前不能叫「三昧」。譬如說「體相一如」的觀念形成,就是三昧;般若已經出來才能叫三昧,沒有出來時不能叫三昧,還須再修般若行。

  要修般若行,只要持誦《金剛般若經》即得見性。此種說法很容易引起誤會,以為只要念《金剛經》就能開悟,就能見性!光是「念」《金剛經》是無法見性的,因為我們往往念久了,成為一種習慣性的「唸」,甚至還認為念經「很有功德」!事實上,念經時只要專心的念,不要起其他的念頭,當下也不要去思考經句的意思,而是整個人融入在裡面專心的念。念經最主要的目的,就是當下要一心一意的在「經」上面,不要去看註解,看註解沒有太大的意義,有時反而得到一些錯誤的訊息,因為有些註解是偏向於文字解的。

  《金剛經》是釋迦牟尼佛當年講經說法時,由佛性自然流露而出,從般若而出的,只要證到般若就可以與此經相應,所以要懂得持誦此經之法,才有機會見性。《金剛經》的層次很高,不僅講現象的問題,也講證道者的境界,既講相又講體,也講由相入體的方法,所以此經非常的圓滿。誦《金剛經》也是在修見地與定力;現象與體的問題是屬於見地,專心誦經是屬於定力,如能把《金剛經》念得很熟,熟到融入潛意識裡,自然就能與自性般若相應,即得見性;如果光是嘴巴「唸」,而心不修,就永遠不可能見性。  

 

『當知此經功德,無量無邊;經中分明讚歎,莫能具說。此法門是最上乘,為大智人說,為上根人說。小根小智人聞,心生不信。』

  見性以後才有功德,在沒有見性之前不能稱為功德;持誦《金剛經》的功德是無量無邊的,原因是因為此經可以使人見性,所以有無量無邊的功德。它的層次很高,只能讚歎,無法再以其他的語言文字來描述與形容!《金剛經》法門是最上乘的法門,是為大乘、大根器的人所講的法,大根器的人聽到,不但相信了,而且會立即去做;而小乘、小根器的人聽了,不但不會相信,還會認為持誦《金剛經》怎麼可能證道與見性呢? 

 

『何以故?譬如天龍下雨於閻浮提,城邑聚落,悉皆漂流,如漂草葉。若雨大海,不增不減。』

  為什麼呢?小根器的人就像草葉一樣,當大雨下在城邑聚落時,一下子就漂流走了,無法留在原地接受雨水,所以《金剛經》的大法,他是聽不進去的!而大根器的人就像大海一樣,當大雨下在大海時,他馬上就能全盤接受。所謂接受即是相應,相應才是真正的接受。大海係指般若,雨指現象,現象變化再多、再大,皆不離般若,故言不增不減,這也就是大根器與小根器之差別。 

 

『若大乘人,若最上乘人,聞說《金剛經》,心開悟解,故知本性自有般若之智;自用智慧常觀照故,不假文字。』

  如果是大乘、大根器的人,或是最上乘、最高根器的人,一聽到《金剛經》當下便能心開悟解。心開,即是意識心在當下就能放下,讓自己的真心、本心自然呈現出來。雖然真心、本心是無形無相的,但真心、本心是主宰,它主宰腦神經細胞,主宰意識作用。我們的意識心是經由無量的腦神經細胞所組合,但是主宰這些細胞的是真心、本心,此主、從之關係要分辨清楚,眾生一直在找「從」,用「從」,那是沒有用的!

  所以當最高根器、最上乘的人一聽到《金剛經》,了解到它真正的內涵時,當下便能心開悟解。由此可知,本性自有般若之智,眾生的本性本來就與般若是一體的。當心開悟解時,身、語、意皆由般若、自性流露而出,不需要再經過文字的修飾。實際上真正證到自性的人,隨口所說的詩偈都是非常優美的,其內容都是實證到體相一如、時空統一的境界,真是美不勝收,看他們的偈非常過癮!例如,「永嘉證道歌」云:「夢裡明明有六趣,覺後空空無大千」,這種美也是一種境界,不是一般的感官意識所能體會的!

 

『譬如雨水,不從天有,元是龍能興致,令一切眾生、一切草木、有情無情,悉皆蒙潤。』

  此段說的是法界萬相萬物的現象與本質。譬如雨水,我們都以為是從天上來的,實際上,下雨也是自性的流露,令一切眾生、一切草木、無論有情無情,全都蒙受雨水的滋潤。「龍」指的是讓雨水降下來的生命本質,生命的本質能延伸出無量的東西,此無量的東西又可以令一切眾生、一切草木、有情無情,悉皆蒙潤;如果沒有生命的本質,是不可能達到「悉皆蒙潤」的層次。只要自性一流露,所有的眾生都得到自性的加持,「蒙潤」就是加持;而自性的加持是永恆的,沒有時間、空間的限制,隨時隨地、每分每秒它都在加持。

 

『百川眾流,卻入大海,合為一體;眾生本性般若之智,亦復如是。』

  所有一切的物質,最後都將回歸於生命的本質;自性、佛性,猶如百川眾流,注入大海,與海水合為一體;眾生的本性、般若之智,也是如此。 

 

『善知識!小根之人聞此頓教,猶如草木,根性小者,若被大雨,悉皆自倒,不能增長。小根之人,亦復如是。』

  小根器的人聽到頓教大法,猶如小草被大雨一淋,當下就倒,不能繼續生長。頓教,對於一個大根器的人而言是頓教;對於一個小根器的人而言則非頓教,而是漸教。頓教,當下聽到當下就如法修行;漸教,凡事都是循序漸進慢慢來,修行亦不例外。

  大根器的人一聽到「應無所住而生其心」,當下就能不繫塵勞,就能放下意識心,本心、真心當下就能呈現,般若就出來,當下就住自性佛位,與佛把臂同行;而小根器的人一聽到「應無所住而生其心」,仍然是塵勞滿身,樂聞小法,小法即是方便法。 

 

『元有般若之智,與大智人更無差別,因何聞法不自開悟?緣邪見障重,煩惱根深,猶如大雲覆蓋於日,不得風吹,日光不現。』

  一切眾生皆具有般若智慧、佛性,與聖境界之人等無二別,何以聽聞大法仍不能開悟呢?不能開悟的人就是小根器的人,邪見障重,煩惱根深,很多的思想觀念都不正確。此乃起因於對宇宙、生命、人生的不瞭解,如此之人自然障礙重重,不清楚輕重緩急,不清楚方向,猶如大雲遮蔽了陽光,如果不來一陣風把雲吹散,陽光就無法照射出來。所以,一直要等到因緣具足,善知識點撥才能見到陽光。

 

『般若之智亦無大小,為一切眾生自心迷悟不同。迷心外見,修行覓佛,未悟自性,即是小根。若開悟頓教,不執外修,但於自心常起正見,煩惱塵勞,常不能染,即是見性。』

  一切眾生皆具有般若智慧,與諸佛、菩薩的般若智慧是等無差別的;唯一不同的是,眾生是迷,迷心外見,心外求法;所謂心外求法,即是在真心、本心之外而求法,也就是用意識心而求法。一個人從歷劫累世以至於今世所累積的知識、經驗,可說是非常的豐富,這是屬於意識心的範圍。但是,若以整個宇宙、整個法界而言,再豐富的知識、經驗,仍然是微不足道,所以靠知識、經驗是無法見性的,因為那些用的是意識心,在真心、本心之外而另尋求開悟的道理與方法,又如何能找得到?

  現今很多的道場,只要一標榜神通、佛轉世、灌頂加持,便有很多的人蜂擁而至。事實上,祖師、法身、諸佛菩薩隨時都在為眾生加持,但是眾生不了解這點,因而迷心外見,心外求法,修行覓佛,沒有辦法悟到自己的本性,這就是小根器的人。

  大根器的人,不執外修,但於自心常起正見;正見於「八正道」中是最重要的,正見就是正確的宇宙觀、生命觀、人生觀,有了正見之後,才有機會與自性、佛性、般若相應;如果能起正見,就不會染著塵勞,必然可以見性。

 

『善知識!內外不住,去來自由,能除執心,通達無碍;能修此行,與《般若經》本無差別。』

  所謂「內外不住」,就是心內無念,心外無境的境界,那時就能去來自由,而且能夠去除執心,執心就是意識心;反之,只要能去除意識心,便可內外不住,去來自由,通達無礙。若能如此修行,則與《般若經》沒有差別;若能依此修行,你本身就是一部《般若經》,同時也是《妙法蓮華經》,也是《華嚴經》;因為所有的經典,無論是釋迦牟尼佛曾經講過的或是沒有講過的,凡是整個法界所存在的經典,皆是由眾生的自性而出。

  

『善知識!一切修多羅及諸文字,大小二乘,十二部經,皆因人置。因智慧性,方能建立。若無世人,一切萬法本自不有。故知:萬法本自人興;一切經書,因人說有。』

  多羅,意為多羅了義經;修多羅,即經、契經之意;契經有二義,一為經典,是用貝羅葉所寫,在貝羅葉之間以繩索串綁,或用其他的東西夾在一起,成為契;二為深層義,係指此經可以契入本性、自性、佛性。

  一切經典和一切文字,大小二乘,十二部經,此即 釋迦牟尼佛所講過的經,稱之為「三藏十二部正法」。十二部正法並非指十二部經,而是指十二種表達的方法,有如文學上的散文、小品、七言詩、五言詩、詞、曲等。「皆因人置」,指所有一切經典及文字等,都是隨著眾生的根器大小、因緣不同,才會講這麼多種類的經教。

  「因智慧性,方能建立」,這是講所有的經典和文字等都是因人才有的;一切萬法,在眾生的般若裡本來就有,遇到因緣成熟時自然就從自性流露而出,沒有因緣就不會從自性而出;在不同的情況,不同的時間、空間,眾生就有不同的因緣。

  「若無世人,一切萬法本自不有」,是說如果沒有眾生,就沒有一切萬法,就沒有整個法界的萬相萬物。故知「萬法本自人興」,是說一切事物,一切萬相萬物都是因為眾生而興起的。「一切經書,因人說有」,此指一切經書也是如此,因為有眾生才有經書的。

 

『緣其人中有愚有智,愚為小人,智為大人。愚者問於智人,智者與愚人說法。愚人忽然悟解心開,即與智人無別。』

  眾生有愚有智,愚者指凡夫階段,智者指聖境界,即已實證般若,證入真心、本心之人。所謂「大」,是沒有限制之意;當證到般若智慧時,對於任何的事物都很容易掌握到重點,因為他本身住自性佛位,就是住在「體」上,「體」是一切萬相萬物、萬法的根源。凡夫求法於智人,智者為凡夫說法,愚人於某日忽然悟解心開,而證入真心、本心時,愚人就與智人等無二別。

 

『善知識!不悟,即佛是眾生;一念悟時,眾生是佛。故知萬法盡在自心,何不從心中頓見真如本性?《菩薩戒經》云:「我本元自性清淨。」若識自心見性,皆成佛道。《淨名經》云:「即時豁然,還得本心。」』

  未開悟,未證入真心、本心,即是眾生;當你開悟,證入真心、本心,即是佛。萬法皆在自心,萬法皆從自心而出,要於自心求法,不要於心外求法;自心求法,就是把意識心去掉,而呈現出真心、本心,當下即能頓見真如本性。

  《菩薩戒經》說:「眾生的本元、自性,生命的本質是清淨的。」如果能了解到這一點,而且把自心顯現出來,當下就可以見性成佛。《淨名經》就是《維摩詰經》,《淨名經》說:「當下能把意識作用、感官作用全部放下,真心、本心就會顯現出來。」

 

『善知識!我於忍和尚處,一聞言下便悟,頓見真如本性。是以將此教法流行,令學道者頓悟菩提,各自觀心,自見本性。』

  惠能於弘忍大師那裏,一聽到「應無所住而生其心」,當下便開悟,當下就見到真如本性。所以,要讓此教法廣為流行,讓聽到、學到此教法的眾生,當下證得菩提,而呈現出自己的真心、佛性。

 

『若自不悟,須覓大善知識,解最上乘法者,直示正路。』

  如果這樣眾生還不能自悟,就必須找到真正的善知識,真正開悟的人來指點,來解此最上乘法,直示正路。所謂「大善知識」,就是指已經證般若,對於眾生的意識活動瞭若指掌,能夠指點眾生早日證入菩提者。「解最上乘法者,直示正路」,是說能夠告訴眾生,最上乘法是甚麼?如何修行?如何提昇見地?如何調整思想觀念?此即是直示正路;正路就是正行、正法、正道。

  正路有兩個重點:一是見地,即心法。思想觀念的層次要高,對於宇宙觀、生命觀一定要清楚;對於宇宙、法界、生命的緣起要真正的了解後,才有正確的人生觀。二是定力,即修法。所有修行法的目的都是為了培養定力,如果不是如此,此修行法便有問題!

 

『是善知識有大因緣。所謂「化導令得見性」,一切善法因善知識能發起故。三世諸佛,十二部經,在人性中本自具有;不能自悟,須求善知識指示方見。』

  這位善知識有大事因緣,就是教化示導,使眾生也能見性。所謂「化導令得見性,一切善法因善知識能發起故」,因為善知識是證般若的人,所講的話必定是從自性而出,所以眾生才能得到化導,而有見性的一天。「三世諸佛,十二部經,在人性中本自具有」,是說佛性、法性在每個人的自性中,原來就具足。「不能自悟,須求善知識指示方見」,如果不能自悟,就必須有善知識的指導才有辦法見性。

  佛乘宗有五皈依,密乘有四皈依,都強調「師」的重要性,因為師本身必須具備善知識的條件,否則以盲引盲、以盲導盲,那是非常危險的!末法眾生要找到一位善知識是非常困難的,因為善知識也是隨著因緣而來,如果你歷劫累世累積的福德因緣具足了,才能遇到善知識,所以因緣很重要,一定要種善因,結善緣。

 

『若自悟者,不假外求;若一向執謂須他善知識望得解脫者,無有是處。何以故?自心內有知識自悟。若起邪迷,妄念顛倒,外善知識雖有教授,救不可得。』  

  縱使有善知識來指導,也要從自心去求,而非向外求。善知識只是點撥、指導你而已,真正下功夫,還是要從自心去求,從去除意識心下手,而不是從善知識那裡去求。事實上,「自心」是沒得下手的,從自心下手之意,是指把意識心放下來,意識心能放下多少,自性就呈現多少;意識心放不下來,自性當然就呈現不出來。

  有心修行的人一開始就要減少塵勞,就要減少意識心的活動,在放下意識心的當下,般若智慧便逐漸顯現出來。雖然有善知識來指導、點撥,但是不可一切都靠善知識。惠能再三地告誡我們,要從自己的真心、本心下手,當我們的真心、本心出來以後,它自然引導我們修行,自然就是一個很好的善知識,故言「不識本心,學法無益」,如果懂得真心、本心,會用真心、本心,那就是你最好的老師。外在的善知識雖能教導我們,但是他不能讓你到淨土,淨土是要自己去的。

 

『若起正真般若觀照,一剎那間,妄念俱滅;若識自性,一悟即至佛地。』

  若是以真正的般若來觀照,當下便能妄念俱滅;所謂真正的般若觀照,就是當下就能把妄心、意識心放下來;如果放不下來,那就不是真正的般若觀照。倘能做到真正的般若觀照,就可以知道本性,此時一悟便是佛;意即當你的般若出來時,便可等著成佛,隨著因緣而成佛;因為你的自性、般若,與佛的自性、般若是等無二別的。

  如果會退轉的話,則在證的當下,不到一秒鐘就退轉了;真正證進去以後,就不會退轉,就等著成佛。所以修行的重點是趕快證到本心、般若,證了本心、般若以後,每天的修行都是很喜悅、快樂的,無論行、住、坐、臥都是在修行,那才是真正的般若行,才是真正的佛法生活化。 

 

『善知識!智慧觀照,內外明徹,識自本心。若識本心,即本解脫;若得解脫,即是般若三昧。』

  證到本心,即是解脫,即是證「般若三昧」。所謂「三昧」,印度語稱為「三摩地」,是正確思想觀念的承受或境界。在 釋迦牟尼佛的經典裡有各種不同的三昧,例如「首楞嚴三昧」、「法華三昧」等,因為每部經典都有其思想觀念的層次與境界,當經典裡的思想觀念能成為個人的思想觀念,且不退轉時,便進入了「三昧」。例如,讀誦《妙法蓮華經》,當此經的內涵能成為個人的思想觀念,而不會再退轉時,就進入了「法華三昧」。

  如果只是打坐,是永遠進入不了三昧的,必須還要有《妙法蓮華經》或是《楞嚴經》等正確的思想觀念來做引導,再加上打坐所培養的定力,才能進入「首楞嚴三昧」、「法華三昧」。如果見地不夠,縱使背誦《妙法蓮華經》或《楞嚴經》一百、一千、一萬遍,也進入不了「首楞嚴三昧」、「法華三昧」;因為背誦經文的目的,是在與經典上的思想觀念「相應」,倘不能如此,則一點用處也沒有! 

 

『般若三昧即是無念,何名無念?若見一切法,心不染著,是為無念。用即徧一切處,亦不著一切處。』

  「般若三昧即是無念」,無念即是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觸及到現象界的一切時,心不染著;只有真心、本心才能不染著。無念破了,真心便出來了!所以只要每天能保持無念,連續八個小時,且持續三個月能心不染著,就有可能證真心、本心、般若。

  證真心、本心之後,「用即一徧切處,亦不著一切處」;此時主、從產生很大的變化,原來凡夫的主人是意識心、意識作用,此是小用;如今,把意識心、意識作用放下,很自然的真心、本心就做主人,意識心變成從人、佣人,此是大用。「用」即可徧一切處,因為真心、本心是不著一切處的,現象界所有的一切都不能拘限它,所以真心、本心便可任運自如。 

 

『但淨本心,使六識出六門,於六塵中無染無雜,來去自由,通用無滯,即是般若三昧,自在解脫,名無念行。若百物不思,當令念絕;即是法縛,即名邊見。』 

  只要意識清淨,使六識出六根門頭,於六塵外境中不起染著、雜念,真心、本心便能呈現;此時,就可來去自由自在,通用無滯無礙,這就是「般若三昧」,也稱為「自在解脫」、「無念行」。反之,若執著在「百物不思」,因見地不夠而偏向斷滅空、頑空的境界,那麼將使心念斷絕,這就是「邊見」,就會被現象界所有的一切萬相萬物所拘束、拘限,這就是「法縛」;邊見即法縛,法縛即邊見。所以,如果沒有正確的宇宙觀與生命觀,就易落入邊見,或其他錯誤的見解裡,即使能夠進入無念,也是為「法」所拘限。

 

『善知識!悟無念法者,萬法盡通;悟無念法者,見諸佛境界;悟無念法者,至佛地位。』

  「無念法」就是無生無滅之法,即本門所謂「時空統一」之法。悟到「無念法」的人,即是真正的開悟;此時,一法通萬法通,無有障礙;悟到「無念法」的人,便能見諸佛境界;悟到「無念法」的人,便能到達佛的果位了。

 

『善知識!後代得吾法者,將此頓教法門,於同見同行,發願受持,如事佛故,終身而不退者,定入聖位。』

  「同見同行」,即是如法修行,如法修行真的不容易做到!譬如,以〈佛乘大法〉之精要與易修,然而修此法而成就者並不多,究其原因就是不能同見同行,不能完全如法去「行」。

  如法修行分二方面:一是心法,一是修法。心法即是思想觀念,接受度有幾分,便能修得幾分;修法亦同,下幾分的功夫,便能修得幾分的定力。大家不但要發願如法修行,而且要一直不斷的、很努力的修行,永不退轉。譬如,我們對待老師要像對待佛一般,把老師當成佛,就能修成佛;把老師當成菩薩,就只能修成菩薩;把老師當成羅漢,就只能修成羅漢;那麼,把老師當成凡夫,自然就修成凡夫。這一切不在於老師,而在於自己的「心」。 

 

『然須傳授,從上以來默傳分付,不得匿其正法。』

  修行必須要有善知識的傳授,歷劫累世以至於今,證道的關鍵在於「以心傳心」。所謂「言語道斷,心行處滅」,「如人飲水,冷暖自知」,很多時候是自己「唯證方知」的,透過語言文字的表達,往往與實證之境界會有一些落差,故云「以心印心」,「佛佛唯傳本體,師師密付本心」。所謂「不得匿其正法」,是指只要你修到某種境界,能突破此境界之正法,自然就在你這裡,而不是別人傳不傳給你的問題。

 

『若不同見同行,在別法中,不得傳付,損彼前人,究竟無益。恐愚人不解,謗此法門,百劫千生,斷佛種性。』  

  若不能如法修行,則不能傳以真正的法。如果尚未修到某種境界,便冒然的傳給高段的法,這樣不但修不起來,反而會誤認此「法」無用,對「法」就會喪失信心,甚至謗此法門,如此則百劫千生,斷佛種性。

 

『善知識!吾有一「無相頌」,各須誦取,在家出家,但依此修。若不自修,惟記吾言,亦無有益。』

  我有一「無相頌」,希望大家好好的背誦,背誦到滾瓜爛熟,才能深入到潛意識裡成為自己的思想觀念,他日自然能與般若、自性、佛性相應。希望大家按照此頌修行,若不能按照此頌修行,不能成為自己的思想觀念,而只是記住此頌的話,是沒有益處的。  

『聽吾頌曰:

說通即心通,如日處虛空;唯傳見性法,出世破邪宗。

法即無頓漸,迷悟有遲疾;只此見性門,愚人不可悉。

說即雖萬般,合理還歸一。煩惱暗宅中,常須生慧日。

邪來煩惱至,正來煩惱除;邪正俱不用,清淨至無餘。

菩提本自性,起心即是妄;淨心在妄中,但正無三障。

世人若修道,一切盡不妨。常自見己過,與道即相當。

色類自有道,各不相妨惱。

離道別覓道,終身不見道;波波度一生,到頭還自懊。

欲得見真道,行正即是道;自若無道心,闇行不見道。

若真修道人,不見世間過;若見他人非,自非卻是左。

他非我不非,我非自有過;但自卻非心,打除煩惱破。

憎愛不關心,長伸兩腳臥。

欲擬化他人,自須有方便。勿令彼有疑,即是自性現。

佛法在世間,不離世間覺;離世覓菩提,恰如求兔角。

正見名出世,邪見名世間;邪正盡打卻,菩提性宛然。

此頌是頓教,亦名大法船;迷聞經累劫,悟則剎那間。』

  通即開悟,心通即智用神通,即是真心、本心呈現出來之時;此時,有如空中的太陽一般,一切皆清清楚楚,開悟者是個覺者,覺悟者一切皆清清楚楚。「唯傳見性法」,見性即是證無生無滅、無生法忍、時空統一的境界。如本門〈十無量相應心品〉中的法忍心就是見性法;當此見性法出世,教導眾生之時,邪道、外道自然無所遁形。

  見性之法並無頓、漸之分,但因眾生的根器有高、有低,根器高者當下即開悟;根器低者當然較慢開悟,但一般的眾生,是不容易了解此見性之法的。

  「方便有多門,歸元無二路」,真理實相只有一種,回到本元的路只有一條,絕沒有第二條。「煩惱暗宅中」指的是意識,意識就像是處在沒有燈光的房子裡一樣,會起煩惱!應該趕快把真心、本心、般若呈現出來。

  錯誤的觀念或念頭一起來,煩惱就跟著來,而正念是無念,能無念當然就無煩惱。無論正念或邪念皆要去除,能去除時即是清淨,清淨就進入「無念之念」之境界。

  菩提即自性,意識即妄相。菩提自性雖隱於妄相之中,然而正念能破三障,三障一破,菩提自性自然顯現;三障指的是煩惱障、業障、報障。

  世人若好好修行正道、正法,那麼一切事都容易解決。我們要「凡事檢討自己,不檢討別人」,「常自見己過」仍是意識作用,雖與道相當,但不是「道」。現象界的一切,自有其不同的因緣,彼此本不相妨礙的。

  但若離開真心、本心而外求,那麼將永遠無法見性。如果一生中的塵勞太多,到最後只有懊惱相隨!

  想要見真正的道、自性、本心,那麼修行就要以正確的思想觀念作為導引。若不是真的想見真心、本心,而一直用意識心的話,是不可能證道的!

  若是真正修道的人不見他人之過,當見到世間所有的是非與過錯,皆能「不住」,也就是不起意識心。因為會看到別人的是非與過錯,就是起了意識心的關係,所以看到別人的錯,也就是自己的錯。  

  即使他人有錯,但自己勿犯同樣的錯,如果能去除意識心,自然也就無煩惱。能不起憎愛之心,真心、本心、般若自然顯現出來,此時就可以長伸兩腳,悠閒地等著成佛。

  若想要弘法教化,利益眾生,則對於究竟法與方便法一定要分清楚,才不會誤導眾生。能不讓眾生起疑惑,則行住坐臥、語默動靜,都是自性的顯現。

  佛法並不是要我們離開人間而覺悟的,人身難得今已得,佛法難聞今已聞,何況所聞是〈佛乘大法〉,所以更要把握因緣,好好的修行。如果離開人間而求覺悟,就有如尋找兔子的角一般,怎麼也找不到!

  正見即是出世法,邪見即是世間法,正見與邪見皆是觀念,皆起於意識作用,兩者若能全去除掉,則菩提自性自然彰顯。

  此「無相頌」是頓教法門,是大法船;無相是「體」,「無相頌」是眾生從有相進入無相的法門,在證進去的當下,體與相融合為一,即是體相一如。眾生無量劫來盡在迷中,其實開悟只在剎那之間。

 

師復曰:『今於大梵寺說此頓教,普願法界眾生,言下見性成佛。』時,韋使君與官僚道俗,聞師所說,無不省悟。一時作禮,皆歎:『善哉!何期嶺南有佛出世!』

  惠能又說:『今天在大梵寺說此頓教法門,希望法界眾生,在我言下能夠當下見性成佛。』當時,韋使君與在座的一千多人,沒有不自省領悟的。大家都非常讚歎的說:『太好了!想不到嶺南之地有佛出世了!』

 


https://buddhayana.info/Article/Info/100
閱讀紀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