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/會刊執編
有一個故事是這樣的:
有一隻小白兔到河邊釣魚,結果整天都沒魚兒上鉤,他喪氣的扛著魚竿回家。
第二天小白兔又到河邊釣魚,結果還是都沒魚兒上鉤,他生氣的扛著魚竿回家。
第三天小白兔再到河邊釣魚,這次浮標猛烈搖動,小白兔驚喜萬分,他正要拉起釣竿,一條大魚跳出水面,對他說:「是怎樣?你要是再拿紅蘿蔔來釣魚,我就扁你。」 這雖然是個有趣的寓言故事,但也突顯了,我們常活在“以自我為中心”的思考與觀點裡!
我們總是把「我」看得太大了。 導師一語道破:「所有佛法、修行法,都是為了解決這個『我』的問題。」
也提示我們在日常做人處事的孰輕孰重上,從修行角度如何去衡量與落實,所以 導師進一步說:「能把這個『我』放掉,就是修行。主動積極是修行,把『我』放掉,那更是修行,修行最難的就是把『我』拿掉。所有的德都沒有把『我』縮小的德來得大……你把以前不想去做的這個『我』放掉,你去做了,這個德就很大……所以這個選擇應該不怎麼困難,以『縮小自我』為第一優先。」《金剛經》裡,佛陀教導我們要離「我相、人相、眾生相、壽者相」, 導師更闡明說:「這四相的根本就是『我相』,所以一定要把『我』拿掉。」
從「妥協」、「和協」到「圓融」及「圓滿」的境界
本門修行走「融相入性」的路,解決「我」就是起手式, 導師解釋了由凡入聖的修行理路:「融相入性,一開始是從妥協進入和協;再從和協進入圓融;又從圓融進入圓滿,這是『一合相』的境界。妥協不能只妥協一件事情,『和協』是每件事情都要『妥協』的」,以及「要達到圓滿,過程中有幾點是必須去落實的:第一個層次是『妥協』,就是從『縮小自我』開始;第二個層次是『和協』,從妥協進入和協,這些都還在動意識心,所以還是凡夫的層次。比方說,有的人認為以前在待人處世方面不妥協、不和協,還比較輕鬆自在;為什麼現在為了妥協、和協,反而變得不輕鬆、不自在,甚至成為修行的障礙了呢?這些都是因為用意識在想這個問題。妥協、和協之後,還要進一步進入第三個層次『圓融』的境界,最後才能達到『圓滿』的境界,從圓融開始,就進入了聖境界。」
發菩提心從「縮小自我」開始
「我」之如影隨形,因而正是可以時時覺察和修證之處。不光是一般所謂的傲慢、自以為是,覺得委屈、被誤解、被惹得不高興、在意他人眼光、愛面子、總是說「為了你好」……,其實都是因為有一個「我」在。 導師說:「當你面對任何人事物都能『縮小自我』時,就已開始往發菩提心的道路邁進了。即使長時間都能縮小自我,但就算僅有那麼一次做不到,也是火燒功德林啊。因為嚴格來講,這不只是發脾氣而已,正確的定義就是忘不了自我,總是以自我為前提,這樣無論怎麼修,都不可能成就。」
「佛法生活化」、「佛法落實在生活中」是 導師不厭其煩的提醒。從與周遭的人事時地物「妥協」開始,從總與我們同在的「我」對修對鍊,進而捨我、捨念,便能無時無刻在修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