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有沒有過這種感覺?
明明很努力生活,
卻像在玩一場設定好的遊戲,
繞來繞去總是回到原點。
想搞好人際關係,
卻老在差不多的地方跟人起衝突;
想讓內心平靜,
煩惱卻像自動續訂的影音平台會員,
帳單從不缺席。
我們總習慣把劇本不順的問題,
歸咎於其他演員或舞台燈光,
但或許,我們該認識一下那位從不露臉、
卻掌控全場的「隱形導演」——習氣。
▶ 什麼是「習氣」?你身體裡的「內建慣老闆」
別誤會,
習氣可不是「晚睡晚起」
那種表層習慣而已。
它更像一個你內建的「慣老闆」,
經年累月由你的各種堅持、
偏好和慣性餵養長大。
它藏得很深,在你的潛意識裡辦公,
悄無聲息地對你的言行舉止、
喜怒哀樂下達指令。
- 當你覺得「手搖飲就是要喝半糖
少冰」,少一分都不對勁時;
- 當你衣櫃裡全是黑白灰,
因為你堅信「這樣穿最安全」時;
- 當你一聽到反對意見,
就立刻想好三句話反駁時……
是的,這些時候,你以為是自己在做決定,
其實都是你那位「內建慣老闆」
在背後指揮。
▶ 這位導演的劇本,是怎麼寫成的?
習氣的形成過程,其實很科學,
完全遵守「輸入 -> 處理 ->
輸出」的SOP。
1. 一個念頭閃過 (輸入新指令):
一切都從腦中一個微小的火花開始。
「好無聊,滑個手機好了」、
「他這句話什麼意思?
是在針對我嗎?」、
「算了,這件事好麻煩,明天再說」。
這些,就是在你心田裡播下的種子。
2. 行動跟上 (執行指令):
念頭一出,身體通常很誠實。
你真的拿起了手機;
你真的因為那句話而心情沮喪了一整天;
你也真的把事情拖到了明天。
這一步,就是為剛才的種子澆水施肥。
3. 重複到內建 (指令變自動化):
當同一套「念頭 -> 行為」
的迴路被重複千百遍,
它就會從一條鄉間小路,
變成一條暢行無阻的內建高速公路。
於是,
你的習氣就這樣「被訓練」完成了。
▶ 導演背後的「金主」:我執與法執
但,真正讓這位導演如此大權在握的,
是兩個藏得更深的「金主爸爸」:
- 我執 (Ego):
凡事以「我」為宇宙中心。
「我覺得這樣才對」、
「我喜歡這個,不喜歡那個」。
因為這個「我」太巨大,
所以我們聽不進別人的話,
也放不下自己的喜好。
- 法執 (Rule):
死守著自己認定的「規則」不放。
「成功就應該是這樣」、
「好人絕不會做那種事」。
因為這些「規則」,
我們的世界變得僵化,
失去了彈性與空間。
最關鍵的是,只要我們醒著,
這兩位金主就不斷為「習氣」
這位導演提供資金和劇本。
這也解釋了,
為何我們常陷入「道理我都懂,
但身體卻不聽話」的窘境。
因為在你理智的聲音出現前,
那套自動化系統早就搶先一步,
把車開上了那條最熟悉的老路。
好了,
現在我們算是揪出了
這位隱藏在幕後的導演。
下一篇,我們就來聊聊,
它的劇本到底把我們的人生搞得有多
「精彩」(或說,有多混亂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