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明治族 別再為夾心人生而擔憂

善性導師講述/編輯部整理

你也是「三明治族」嗎?上扛老,下有小,夾在兒女與公婆、父母之間,原來這才是真正的中年危機啊!

 

夾在上一代與下一代之間, 35-50歲的夾心世代,又稱三明治族。超過八成每天上班超過八小時,睡眠時間少於七小時,而除了工作,還要奔波於照顧長者與接送孩子之間。

當身體與心靈都越來越沈重時,回家,也變得不輕鬆了!照料公婆為什麼都是我的責任?青春期的孩子到底在想什麼?常忍不住對家人大吼大叫其實自己也很後悔!你不曉得自己在哪一分、哪一秒,會掉進泥淖裡面去。

家家有本難念的經

問:公公和婆婆常為了一點小事就爭執,做晚輩的是要當作沒看到,還是應該去勸勸他們呢?

善性導師回答:

    講是可以講,但是要察言觀色,要看什麼時機來講才有用。即使你跟長輩談,他也不一定就能修正啊!要真正能下決心的人才有辦法改正,不然沒有辦法,日子就只能這樣一天一天的過。人就是因爲沒有辦法「看破」,沒有辦法「捨」,總認為自己的想法才是對的,這就是習氣啊!

    所以要看情況,就是「講得的,講;講不得的,不講。」當然,這對一般人來說也很難,因為你拿捏不到那個分寸;分寸拿捏得不好,可能你和長輩反而產生對立。那麼什麼時候該講呢?假設有人問你,你就可以講;不問你的話,那就算了,儘量保持這樣子。否則,你講的話讓他不高興,不高興就對立了。

    事實上,人生歷練久了,就會比較清楚如何拿捏。但從另一方面來看,其實人很簡單,統計起來只有五種情緒,哪五種呢?貪、瞋、癡、慢、疑。所以,當你了解人性以後,人其實是很好應對的。假設對方沒有貪,可能會有瞋;沒有瞋,可能會有癡;沒有癡,可能會有慢;沒有慢,可能會有疑,其中至少會有一樣。萬一都沒有呢?也許就證道、成佛了。

    現在你了解了這個道理,但為什麼還是沒辦法做得好呢?因為都拿捏不到,你也是依照自己的想法在做。假設你能夠了解眾生的貪、瞋、癡、慢、疑,那麼你的家庭應該很和諧,因為你都可以應對自如了。

問:先生最近為了升遷問題壓力很大,回家常對小孩發脾氣,還怪我太寵孩子。我知道他並不是惡意,是否就不要理他?

善性導師回答:

    當下「不理他」也是一種處理方法,當下不要起衝突、不要對立,這當然有多種解決方法。但是,以修行角度來講,我比較贊成想辦法來化解問題。化解這個問題最好的方法,就是想辦法減少自己的障礙,也就是一般所說的業障;要把自己的「德」修大,因為會遭遇這樣的問題,就是福德不夠。

    為什麼先生會對我這樣?我到底出了什麼問題?在哪一世種的惡因、結的惡緣,才會碰到這樣情況?自己要更進一步積極的處理這個問題。凡是現象都是因緣;他有成為你先生的因緣,也有講話讓你聽了不痛快的因緣。現象沒有一件不屬因緣,從最小的事到最大的事都是因緣,都是條件;就是你以前累積過這樣的條件,所以今天會產生這樣一個結果,你的思想觀念、行為、語言,會使符合你這一種因和緣的粒子夸克,和你結合在一起。每個人不是完全一樣,但是有一樣的部分,也有不ㄧ樣的部分。譬如有些人的貪心都一樣,貪、瞋、痴、慢、疑都ㄧ樣,可是份量不一樣,多多少少會有不同,因此在習性與思想的表現上也多少有所不同。

    正因為這樣,佛法才講要「自求內證」,要自己下功夫來解決自己的問題,而不是期待對方改變。

善用佛法見地,讓衝突安然度過

問:先生是長子,照顧公婆我是OK的,但他的兄弟們還常不滿意,只出一張嘴也不出力,佛法說要先檢討自已,不要對立,但我真得覺得自己很委屈……

善性導師回答:

    佛法與其他世間法最大的不同,就是對於現象的看法,真正了解現象的人,是不會埋怨的,因為他知道現象就是這個樣子。

    為什麼他們會對我這樣?為什麼我會對他們的言行感到不高興呢?都是因緣果的關係。人活在現象中,現象時時刻刻影響到我們,如影隨形啊!因此現象問題怎麼可以不解決呢?

    所以要抓到重點,那就是「我怎麼樣去了解現象?」假設重點抓到了,妳的煩惱起碼有百分之七、八十都可以解決。因為任何一個眾生,無論高興也好、不高興也好,總是會變化的,總有一天會變的;所以,假設你能掌握到這一點,萬一有人對你不好,也沒有什麼好傷心的!人最值得同情和可憐之處,就是一直靠感官在過日子,因此喜、怒、哀、樂不停地變化,無法維持在一個恆定的狀態;所以要藉由修行,把高層次的思想觀念,保持在一定的水準,這就是「定力」。

    真正能看出你的定力,就是在遇到事情的時候。每個人對於發脾氣、抱怨的「點」拿捏都不同,當你跳脫出來看別人為什麼發脾氣時,其實會發現滿好笑的。但大部分人看別人很清楚,看自己反而不清楚,看不清楚就叫愚昧,而情緒—貪、瞋、癡、慢、疑,總在愚昧中成長。

    其實學佛只要觀念進去,那麼無論看到任何現象,都知道它總會過去的。因為他遭遇到或看到不好的事情時,知道那是「因緣」,就比較容易釋懷。但即使是這樣也不簡單,當你看到世間法的每一件事都知道這就是「因緣」的話,已經算是「觀因緣善根發」了。譬如走過某人身邊總是聞到香味,就可得知他過去生常以好香供佛,這是一種觀察。

    雖然家家都有本難念的經,但是這本經再難念,總得念下去吧!不管你的遭遇是好還是不好,沒有一個人他一生的遭遇全都是好的。人的一生裡面一定有一段是不順的,不管順與不順你都得過;既然都得過,為什麼不能把這麼清楚的現象放下呢?放下來就怎麼樣呢?就「萬緣放下,萬法圓通」了啊!


https://buddhayana.info/Article/Info/251
閱讀紀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