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?

善性導師講述/編輯部整理

談到親子教養,以佛法的角度而言,做父母的也只不過是用自己的因緣和個性,在帶動小孩子而已。大部分的父母總認為「我是為了孩子好」,但所謂的「好」,到底是父母的需求,還是孩子的需求呢?

 

但是身為父母,要認清這一點卻非常困難!從佛法的角度來看,「凡事先檢討自己,不檢討別人」,我們都耳熟能詳的那句諺語「以身作則」,又有多少父母真正做到了呢?

大部份為人父母的關心,都是自己的「我執」、「法執」在作祟;所謂法執是由學習而來的,學習的東西愈多,就愈容易變成執著。例如,我們非要孩子學某種才藝,如果懂得自我覺察,就會發現其實那並不是關心,而是一種補償心理。

「家家有本難念的經」,下面就讓我們從具體的案例中,來看看 善性導師如何從佛法的角度,解答親子教養到底該怎麼做。

 

你是什麼人,比你對孩子做了什麼更重要

問:我的小孩是過動兒,總是為他忙的團團轉,應該如何教他才好?

善性導師回答

    妳的念頭要帶著他轉,不要被他帶著轉。妳現在會隨著他轉,就是因為妳腦波發射出來的能量不如他,所以要提昇自己的思想觀念和定力。思想觀念一旦提昇,能量的品質就會提昇,但是提昇後還是有可能會掉下來,所以要有定力來把那個能量維持在相當的程度上。若思想觀念的層次提昇,又能維持在那個水準的話,妳的能量自然昇華,孩子就會隨著妳昇華。因為妳們在同一個屋簷下,不但孩子隨著妳昇華,連家人也會隨著妳昇華。

 

    所以,一定先要把自己提昇上來。妳可以先從「轉念」開始,就是不要認為他動來動去是不好的,如果有一天他不動了,那妳才煩惱!如果妳的念頭能改善,他就會隨著改善。比如,當妳看到他好動時,要覺得他好可愛,怎麼那麼有活力!要把原來認為他不好的念頭,改為好的念頭,那麼以後妳跟他講的話,他就會慢慢聽進去,但是這要下點功夫。否則,妳給他的都是負面的想法、負面的觀念,發射負面的腦波、能量,這樣對他當然不好!

 

問:如何改善與子女之間溝通不良的問題呢?

善性導師回答:

    第一,提昇自己的思想觀念,也就是見地。第二,提昇自己的定力。思想觀念如果能提昇,那麼對他們講什麼自然就容易理解,也知道如何應對,否則就很難。你現在是隨著自己的因緣在走,子女不見得同意,因此就會演變成對立。當你的思想觀念、定力能夠提昇,再更進一步提昇到內法界可以影響到外法界時,問題自然就容易解決,就沒有對立。

凡事都是因緣,沒有例外

問:做孩子的好像很難體會母親對他們的愛!但我對孩子的要求,造成了親子關係的對立,有時很生氣會吼他,自己也知道不該如此,但又放不下,該怎麼辦呢?

善性導師回答

    第一,修行人要做的只有一件事情,叫自求內證;既然是自求內證,就是儘量做到不涉及他人,這個他人包括自己最親的人在內。自求內證最起碼就是,無論其他人怎麼樣,先把自己管好。妳自己現在完不完美?既然不完美,怎能要求孩子完美呢?而且要小孩子達到的那個樣子,也只是妳的希望而已。我們常講「凡事先檢討自己,不檢討別人」,但大家幾乎都把家人當作「自己」!

 

    第二,要確立因緣觀,修行人的因緣觀要確立得非常鞏固。要知道凡事都是因緣,妳和小孩之間是因緣,會大吼大叫也是因緣,每一件事都是因緣。既然是修行人,就要突破這個因緣,知道因緣以後最大的好處就是,原來我的小孩會這樣就是「因緣」而已!其實因緣沒有好與壞,好與壞是我們在分別,如果因緣觀能理解到一個程度以後,妳自然不會這個樣子。因緣觀其實很簡單,只要記得「凡事都是因緣」,只是當碰到切身問題時,就忘了「它是因緣」。即使妳的小孩、先生、父母,其實都只是因緣。所以我相信改變妳自己,要比改變他們容易很多;因為妳自己可以掌握,但妳無法掌握別人。

 

    當自己能改變到一個程度以後,內法界自然就會影響到外法界,所以妳希望家庭完美,妳本身要做到完美;妳希望這個社會完美,妳自己要做到完美;妳希望國家完美,妳自己要做到完美。假設每一個人都這樣子,哪有什麼地方不完美?能這樣做,快則幾天,慢則幾個月,就可以有很大的改變。

 

     假設外法界還是沒有什麼改變,那就要反求諸己,就是自己做得還不夠。以某個角度來講,修行是滿辛苦的,要把以前很多的習氣做很大的改變;但以另一角度來看,正因為辛苦,所以它也是一種挑戰,當能夠突破這個挑戰、超越這個挑戰時,其實是一種很大的享受!只是現在妳的享受還不能和妳的付出成正比,當有一天能成正比的時候,妳就會覺得所有的改變都是值得的。

 

我執:偏向感性,屬於與生帶來的煩惱障(貪瞋痴慢疑)

法執:偏向理性,屬於知識經驗的所知障,是由學習而來的,學習的東西愈多,愈容易變成執著。

內法界:自己這個身體稱之為內法界。

外法界:身體之外的稱之為外法界。

 

 

 


https://buddhayana.info/Article/Info/173
閱讀紀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