善性導師講述/編輯部整理
有些人以為,佛法是越有學問代表越高深,反而覺得經常聽到的如「去習氣、修德大」太一般了。事實上,從古印度的佛法到現在的佛法都是一樣的,每一本佛經無非都在提醒「去習氣、修德大」的重要性。
從不願意到肯布施就是「去習氣」的展現,同時「德」也就開始累積變大了。「去習氣、修德大」猶如鳥之雙翼,缺一不可,必須雙管齊下,才比較有機會提昇見地。
善性導師開示:
思想觀念的提昇非常、非常困難,見地要提昇非常、非常的困難,因此我才跟各位報告說,要做兩件事情,就比較有機會提昇見地。哪兩件事情呢?去習氣、修德大。見地不能提昇,就是因為被你的習氣障礙住,所以思想觀念沒辦法提昇。你之所以這個樣子,就是因為你的德不大,甚至德很小,所以要從源頭下手,就是「去習氣、修德大」這六字訣。
我們學員滿有意思,幾乎每個心裡都有這樣的想法,「可能另外還有什麼更好的辦法吧!」我跟你們講,沒有更好的辦法了,假設你佛經看得懂的話你就知道,每一本佛經也是告訴你這兩個問題,就是要把習氣去掉,把德做大而已;無論是講六度波羅蜜,還是講十無量相應心品,都是要你把德做大。至於去習氣,哪一件不是呢?只是在印度那個時代,你這樣講會讓人覺得粗糙。
比如當年舍利佛、目犍連都是很有學問的人,當時的人稱他們叫大論師。現在末法眾生已不像當時的人那麼有學問,邏輯觀念那麼好了;現代人的邏輯觀念和以前不太一樣,隨便轉一下就到物質上,所以你要調整的就是這個東西。為什麼你對物質會這麼敏感?要解決這個問題只有兩個辦法,就是把習氣去掉,把德做大。
去習氣、修德大從布施開始做起
你可能會說:老師,你每一次都講這個,好煩喔!不然講別的也可以啊,那你行六度波羅蜜或四攝法也可以,這比較有學問,是佛經講的。四攝法「布施、愛語、利行、同事」也是叫你去習氣、修德大啊,不然叫你做什麼呢?無論六度還是四攝法,布施都是排第一。《華嚴經.十地品之一》談到布施,就是檀波羅蜜,是證初地萻薩的第一關,要證初地菩薩就要修「檀波羅蜜增上」,後面的五度「持戒、忍辱、精進、禪定、智慧」不是不修,而是隨力隨分而修。
布施就表示你在去習氣、修德大。比如你一個月賺一百萬,但只布施五萬,比例百分之五不是很少嗎?那你也可以一邊布施,一邊把習氣去掉;原來捨不得布施,把它變成肯布施,這不就是把習氣去掉嗎?那種吝嗇、小家子氣的習氣不就去掉了嗎?所以 佛陀當年也是這樣講,只是以前是用那種比較有學問的語言文字,而我們現在講得就很白;講得很白,你都不見得能夠聽進去,如果再講得比較有學問的話,你會認為那是有學問的人在修的,不是我們這種人修的!
所以,以前所講的四攝法或六度波羅蜜,和我們現在講的十度波羅蜜,都是在做去習氣、修德大的功夫而已。只是我希望佛乘宗弟子能修得更快,因此直接告訴你們,只要把習氣去掉,把德做大就可以了;接下來,自己還要衡量怎樣去掉習氣。每個人的習氣都不一樣,尤其是那個「習性」,像有的人做事比較認真、有的比較不認真,不認真的人,他的習性就是懶惰。
在日常生活中積累 隨手可「德」
比如杯子喝完就擺著,擺了三天也不洗,結果都是媽媽在洗,這叫修行嗎?
修什麼行啊?為什麼講身、語、意呢?做事的人就是有德,不做的人就沒有德,就這麼簡單。你行為、語言所表達的,就是表達那個德,所以有在做的人就有德,沒有在做的人就沒有德,這個德誰也拿不走!
「德」無法以物衡量,我也沒辦法幫你衡量你的德有多大,整個法界只有 老祖師可以衡量。簡單講,只有般若可以幫你衡量,只有法身可以幫你決定,其他人都沒有辦法。
所以就算你跟導師說你做得多好都沒有用;做得很好表示你可以證道了,沒證道就表示你還做得不好,要這麼嚴格來檢討自己,這樣很快就可以覺察到自己的問題點。假設你沒辦法這個樣子,修行過程中所有問題點、盲點就永遠存在,永遠不會改善,那就比較可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