好心情愈來愈少,負面情緒總是烏雲密佈,你的人生要過成這樣嗎?

善性導師主述/編輯部整理

案例一,搭上捷運,但剛坐下就聞到一個味道,那味道真的很難忍受,很想立刻就下車……

案例二,好不容易睡個午覺,卻傳來樓上鄰居拉小提琴的聲音,簡直魔音穿腦,連用耳塞也無法阻隔,真是太吵了!

案例三,新來的長官好像看我不順眼,他總是面無表情很冷漠地看著我,但又不知道到底是哪裡惹他不開心……

 

遇到以上的情況,你會怎麼辦呢?這就好比同樣一道菜,有人味同嚼蠟,有人吃得津津有味;同樣一首歌,悅耳或不入流,每個人聽到的感受都不同。我們不自覺就「跟著感覺走」,有美就有醜,有臭就有香,而當你這麼想,心情就會開始受影響。好心情愈來愈少,負面情緒總是烏雲密佈,你要將自己的人生,過成這個樣子嗎?

佛法就是教你 把壞日子過成好日子

    「一念轉自業轉」,生活的修行就是修這個地方啊。你為什麼會覺得臭呢?這個臭的味道從哪裡來?從你的第七意識來的,潛意識來的啊,那就表示你的潛意識隨著第六意識在活動;假設你第六意識不活動,第七意識就跟不上來。

 

    怎麼讓第六意識不活動,讓第七意識不跟上來呢?就是我們凡夫的觀念要改變。你聞到那味道是臭的,這就是凡夫的觀念;對菩薩而言,什麼都是香的。應該不叫「香」,而是叫「清淨」,如果你能從這裡改變,就一念轉自業轉了啊!

 

    臭豆腐香不香?為什麼有那麼多人喜歡吃臭豆腐呢?臭豆腐臭歸臭,吃了也很香啊!念頭還有很多可以轉的,你把《華嚴經.淨行品》拿來看,你入門要有什麼觀念,裡頭都寫得很清楚。入門不一定是入你的家門或朋友的家門,入任何門都可以那樣子做,譬如入廁所門、入計程車門,這個要會運用。

 

    另外,我們也有「體相一如」的修行方法啊。我們講過體相一如的心法和修法是要一起的,怎麼修呢?就是我看這個計乘車,我看這個計乘車的司機,我聞裡面的味道,包括味道也是眾生,只要因緣合和皆謂之「眾生」,這種種都是「體」啊,這就是體相一如的修法。當你覺得它討厭的時候,你起分別的時候,你就離開了「體」;體是無所不在的,它沒有因為臭或者香或者任何味道而改變。

 

    之所以會有這些問題都是因為觀念還沒有改變,因為歷劫累世已經習慣這個樣子了,所以要下很大的決心;但你們就是下不了決心,理都知道,卻做不到!所以,要把觀念整個改變過來,觀念能扭轉過來,其實就滿快的。

融相入性 處處都自在

    觀念要先轉換,這是最困難的!就是你原來的觀念並不認為是這個樣子,但是你現在要轉換成這個樣子,這叫觀念的「轉換」。「融相入性」並不容易,因為要入性必須要清淨,但事實上你還做不到。

 

    所以從現在起,凡是你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所觸及到的眾生,甚至沒有觸及到的也是眾生,這些都是 老祖師(佛性)功能的展現,全部都要把它當作是 大自在王佛,都得起恭敬心、報恩心,這是最起碼的。如果能夠這樣,就會讓你變得非常的謙卑,讓那個「我」縮小,縮到整個法界你最小了,沒有比你更小的了,因為所有的眾生都是  大自在王佛;你從這裡慢慢縮小到幾乎沒有「我」,或者剩下那一丁點的「我」,再把它丟掉,就進入了「體」。

 

    但是,要這樣也不簡單,為什麼做不到呢?因為習氣重!德不大!我曾舉過某位國王的例子,當年 釋迦牟尼佛告訴那位國王說:「你就是佛」時,他當下成佛。什麼叫「當下成佛」呢?就是他的般若和法身一下子遍及整個法界,他進入那個境界。所謂那個境界,就是整個法界就是他的整體;眾生是以個人的肉身、色身作個體,佛是以整個宇宙作個體,差別在這裡。當那位國王成佛時,他看所有的眾生都是佛;而眾生看其他眾生是什麼呢?是牛屎!那是佛印禪師和蘇東坡的一個典故,你們都聽過吧!

一念轉自業轉 上班族大忙人都可以做到的修行

    所以,儘管現代人時間有限,只要觀念能轉換,日常生活當中都能練習「融相入性」。你所接觸到的每一個對象,都有佛性,都要看作佛性、本體。因為佛性、本體境界是無形、無相的,所以這時候念頭要轉。

 

    所謂「一念轉自業轉」,要把每一個眾生,每一個對象都當作是 佛。包括所有的物質體,甚至是你看不到、聽不到的紅外線、高分貝聲音等非物質體,全部都是 佛;甚至從0到9,要把數字也看成 佛。融相入性是個開始,要一步步做得很紮實,日常生活要從這裡下手。

蘇東坡與佛印禪師的故事

蘇東坡有一個相知甚篤的方外之交「佛印禪師」,有一天,兩人相對坐禪,蘇東坡一時心血來潮,就問佛印禪師說:「你看我禪坐的姿勢像什麼?」禪師說:「像尊佛。」蘇東坡聽後滿懷得意。禪師反問蘇東坡:「那你看我的坐姿像什麼呢?」蘇東坡毫不考慮地回答:「像堆牛糞!」禪師聽後微微笑。回家後,蘇東坡得意地向妹妹說:「今天總算佔了佛印禪師的上風。」蘇小妹不以為然地說:「因為佛印禪師心中有佛,所以看任何眾生皆是佛,而你心中污穢不淨,才會把禪師看成牛糞!

 


https://buddhayana.info/Article/Info/232
加入好友
閱讀紀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