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/法宇
布施若只是例行公事,那就只是個因緣而已,與「捨離心」的修行還有滿大的距離。
以往常常聽 導師開示布施的重要性,都以為就是財施、法施、無畏施,但是自己在全面性的實踐力行後發現,布施不是我想像的那麼表面,而且確實是很不容易的事情。
布施當例行公事 修行難以突破
光以財施這一點來說, 導師曾慈悲的開示,釋迦牟尼佛在《雜阿含經》中教導我們,錢財使用可分成四等份,一份布施、一份生活、一份投資、一份存款。 導師又說布施收入的四分之一可以突破因緣,所以我就在這方面下了不少功夫,甚至有好幾次超過四分之一,可是卻發現自己的心還是無法清淨,在做「三禪一懺」的時候仍然雜念紛飛,無法識定,導致無法突破時間、空間上的限制。後來慢慢覺察到,自己的潛意識對物質現象還是沒有足夠的捨離心,使得修行無法更上一層樓。
既然發現源頭,就開始進一步去覺察日常生活中自己對物質現象的認知。結果發現自己只是單純把布施和修行功課當成例行公事,潛在的物質欲望還是隨時在腦海中盤旋,所以不知不覺中又買了一些不需要的東西,經由這個覺察的過程,才了解到這句「人總是需要的不多,想要卻是很多」的真諦。
過去也常常以汰舊換新、捐物為理由買新東西,其實只是為自己的貪欲找藉口,為了滿足自己想要更好吃、更舒服、更好看、更方便、更帥氣、更多款式⋯⋯的感官作用。體悟到這一切都違背了修行,嚴謹的講已經是取惡戒了,所以應該更加好好懺悔,下定決心修正。
越捨越清淨
在布施與修行的過程中,常常會感受到現實中帶來的好處,例如:錢財變多、事事如意、遇到的人都是貴人等等,可是這些只是因緣上的果報而已,自己常常在享受果報而不自知的情況下,遺忘了布施主要的目的,是要修對物質的捨離,進而讓自己身心越來越清淨才對。
若布施只成為一種因緣,不但在修行上沒有太大進步,還可能被困在十二因緣裡——觸、受、愛、取、有等枷鎖之中而無法自拔。 導師曾開示說:「眾生總是在花錢虐待自己。」這開示讓我體悟到,這就是「五蘊熾盛」的苦,花錢來攀緣或是滿足自己的感官作用,這是物質豐富的末法時期眾生習以為常的方式,卻讓自身陷入苦中而不知苦,遠離了「自淨其意」的道路。
減少感官作用 依法精進修行
後來慢慢開始從以上的覺察與體悟,來修正自己的思想觀念、行為語言,進一步捨離現象對自己的影響後,做起「三禪一懺」心就更為安定了,而且時間自然拉長,甚至突破因緣達到自己都無法想像的長度。這都歸功於減少了對感官作用的追求,捨離的越多,對 老祖師的信心就越大,更能感應到三禪一懺的殊勝。
導師曾開示說,當年從美國返台時只帶了四個行李箱,因為需要的東西足夠生活就好,家裡的東西越多代表貪念越重,新增一個物質,就多一分煩惱。撰文的當下,環顧四周,看看自己三坪的小房間,還堆滿一些「想要」的東西,可能需要三十個行李箱才能裝滿吧,真的是自慚形穢。所以一定要時時提醒自己, 導師日常生活的身語意就是一個大法,若能依法修行,就能早日跟 導師相應,往解脫之路邁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