曉慧師姐當初會選擇到「佛乘宗」上課,
是「動禪」引起了她的興趣。
(延伸閱讀:佛乘無上禪功)
她對於養生及身體有所助益的事物,
都特別感興趣,
曾學習瑜珈、也想練氣功。
然而,要如何擁有健康,
自己卻不是很清楚。
直到在佛乘宗修學佛法,
才明白什麼是「真正的健康」。
「一個人要達到身心健康,
才能算是真正的健康,
人會生病最主要是心理層面出了問題,
也就是思想觀念不正確。」
也透過覺察自己的習氣,
改變了原本膽怯、畏縮的個性,
讓自己與婆婆間的互動有了改善,
發現原來要先修正自己,
才有機會突破因緣,改善關係。
「一個人的個性,決定一個人的命運,
改變個性,就能扭轉命運。」
你相信嗎?
一起來了解曉慧師姐的故事。
因習氣帶來困境
曉慧師姐曾是一個膽小、
不敢表達自己想法的人。
當她參與佛乘宗的課程後,
由於不敢面對自己膽怯的習氣,
也未曾嘗試與公婆溝通,選擇了逃避,
這使得開明的公婆對講堂產生了誤解,
認為學佛修行就是要出家、拋家棄子。
改變就從「做」開始
眾生的習氣都是以前種的因、結的緣,
累積成現在這個樣子,
假設能把它鬆動掉,
你整個人生的因緣、命運就會開始改變。
畏縮和膽怯其實也是一種習氣,
想要克服它,
往往不是一件容易的事。
但有一天,
曉慧師姐決定下功夫,
去掉「不敢」的習氣,
—— 她從一對一,
發送《佛乘大法會刊》開始!
這項行動需直接面對人群、
要與不同的人對話,
面對各種可能的回應,
無論是被接受還是拒絕,
她抱持正向的心態:
「不要有面子的問題,
你其實就是『做』,
就是把這件事情做好就好。」
因自身改變,進而影響周遭的人事物
修行的重點在於「自求內證」,
就是要懂得檢討自己、修正自己,
功夫完全是下在自己身上。
當曉慧師姐面對自己的習氣、
並做出改變時,
與婆婆的互動也產生變化。
婆婆逐漸感受到她的不一樣,
開始會跟她分享自己的心裡話,
拉近彼此的距離,關係更加圓融和諧。
這更讓她體會到,
「當你下功夫在去自己的習氣時,
這一塊的「習氣」會慢慢鬆動;
你的改變,對方也會感受到,
你將發現,不知不覺也促成對方的改變。」
曉慧師姐也會和婆婆分享,
當遇到困難時,
自己是如何運用佛法解決生活難題。
先修正好自己,才有機會引導他人
這些改變,也讓曉慧師姐深刻體會到:
「如果想要引導他人,必須從自身開始修正。
當修正好自己,才有立足點引導別人。」
她發現,當想要對別人提供建議時,
會先反思自己是否真的做到了?
如果發現自己也沒有做好,
就會回過頭來,
再把自己這一塊的問題修正。
做出改變,你也可以
曉慧師姐曾因自己膽怯與逃避的習氣,
而無法向家人對她的誤解做說明。
然而,當她開始勇於面對自己的習氣,
從主動發送《佛乘大法會刊》開始,
她學會面對挑戰,不再被「不敢」綁住。
去習氣,
不僅讓她與婆婆的關係更加和諧,
也讓她體會到:
「想要改變別人,
最好的方式就是先改變自己,
再用自己的行動,
去潛移默化地影響和引導對方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