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取材自法修學員的修行經驗分享。她從生病住院的絕境中,體悟到修行不能只是理解道理,更要實踐力行。經過文字整理與重新編排,希望這個從理論到實踐、從自怨自艾到積極改變的歷程,能為正在修行路上的您帶來啟發。
引言
「你問了好幾次同樣的問題,
你一直在想,可你『做』了嗎?」
這句話如當頭棒喝,
點醒了一位在修行路上迷茫的學員。
她曾經把每週上課當成例行公事,
把拜懺禪功當成日常功課,
卻在生病住院的絕境中發現,
原來自己從來沒有真正去實踐所學的道理。
從醫院病床上偷偷拜懺,
到職場受盡排擠後的深刻反省;
從不敢直視他人的自卑,
到勇敢走進品牌店的突破。
這是一個關於,
如何從「知道」到「做到」的真實故事。
當她停止思考,開始行動時,
生命的轉變就這樣發生了。
初學的迷茫
把修行當成例行公事
開始學習佛乘大法時,回想剛入門的自己,
用「可憐」來形容最恰當了。
剛開始把每週上課看成是日常安排,
自認為上課學的道理很「簡單」,
所以心法並沒有真正理解,
更談不上在生活中「去習氣,修德大」。
功課變成形式
拜懺和禪功,
雖然每天都會花一個小時以上來做,
但也只是當成例行功課,久而久之,
漸漸覺得這些例行功課有何用?
我,迷茫了......
無常的當頭棒喝
病痛中的絕境
因身體異樣且藥物過敏入院兩月,
每天至少掛八瓶鹽水、
吃三十顆以上的抗生素。
在經歷病痛和大量抗生素的衝擊下,
對生命充滿未知,
內心更是恐慌、害怕、埋怨,
唯一希望就是能活著。
絕境中的堅持
在這生命最絕望的時間裡,我靠著,
聽 導師的《超越身心靈得大自在》DVD,
同時持念佛號度過,
但有時真的沒有精力念佛號,
更不用說做其他功課了。
那時正在修本門的「觀相念佛法」,
每天早晨要在六點護工打掃房間前,
偷偷起床,地上鋪張塑膠袋,開始拜懺,
然後在無人的花園角落念佛至少四十分鐘。
有時身體難受得起不來,
就要等下午病友休息時間,
花園無人時去念佛。
就這樣,在醫院的那段時間,
完成了五十萬聲的觀相念佛法。
職場的考驗
遭受排擠的痛苦
出院回到工作崗位上,遇到一位新主管,
她聽到我生病後恐怕傳染,
所以把我安排到一個角落位置,
並把重要工作轉移;
拉攏周圍同事說是非並孤立我,
連工作時間去廁所都被盯著,
逼得我只能埋頭工作。
忘記所學的對立
因為自卑和遭受排擠,
我埋怨室友、主管、同事的不體諒、苛刻,
和她們完全對立,關係非常差。
那時根本忘了上課所學的:
「所有經歷都是因緣果報」、
「凡事先檢討自己,不檢討別人」、
「應力求統一,不要與人對立,要和協」,
故造了很多口業。
迷茫中的質疑
所以我更迷茫了:
每週上課學到了什麼?
為何現在身體、人際關係,
甚至感情狀況還是那麼差?
關鍵的轉折點
一語驚醒夢中人
有次上課,我又向副教授師提出問題:
「為何頭腦那麼緊,緊的原因是什麼?」
這時谷師兄說:「這個問題你問了好幾次,
你一直在想,可你『做』了嗎?」
我愣了一下,回去反思:
我有按照 導師、副教授師,
所講的心法去實踐力行嗎?
有下狠心「去習氣,修德大」嗎?
一直活在委屈、自怨自艾的情緒中,
有積極主動改變嗎?
從思考到行動的決定
既然很多問題想不明白,
心法無法吸收,
那就先不用想了,就去「做」吧!
具體的改變歷程
第一步:接受與不抱怨
讓自己改變的第一步,
就是接受大家對我的遠離,
不抱怨、心情平靜。
但這個很難呀,
因為因緣果的觀念還沒有完全建立起來,
嘴裡說不抱怨,心裡還是在怨恨。
所以開始在房間每個角落貼上鼓勵的話語,
堅持每天寫筆記:
大家遠離我是因為他們有保護自己的權利;
祖師安排無人打擾,讓我一個人清淨,
是讓我好好反思用功;
凡事先檢討自己,我哪裡做錯了等等。
深刻的因果反省
後來又了解到造成今天這個局面,
是因為我之前確實因為利益攀緣,
而經常兩舌、惡口、妄言。
新主管之所以這樣對我,
是因為她剛入職的時候,
我因她是新人而起了傲慢之心,
看不慣她處理工作的方式,
說了很多她的是非,先與她對立。
是自己種了這些惡因,
所以現在她這樣對我,
也是自己造成的結果啊。
第二步:學習溝通
自己因長期壓抑,
不敢表達內心的真實想法,自卑且傲慢,
所以溝通時喜歡用直接命令,
或讓對方猜自己的心思,
如猜不到就生悶氣。
因此接著做第二個改變,就是學習溝通,
每週參加溝通學習。
剛開始時不敢在眾人面前發言,
不敢看眾人眼睛,眼睛一直看著地上。
在一位熱心的姐姐不斷鼓勵引導下,
努力嘗試在眾人面前看著大家的眼睛,
講出內心的需求、想法和經歷。
第三步:突破自我限制
我又發現自己一個很大的習氣,
就是很在意別人的眼光,
因別人的眼光束縛而沒有自己的觀點,
並且影響語言行為。
所以開始逼自己每天做至少一件不想做的,
甚至從來沒有做的事情,
並記下當天的經歷、感受。
比如,
因自卑不敢獨自一個人去逛商場品牌店,
擔心沒買營業員會看不起我,
所以就鍛煉自己一個人去逛品牌店。
第四步:學會愛自己
因輕視自己,內心有很多衝突,
並長期期待、要求別人來關心、尊重自己,
於是引起外法界也不和協。
注意到這點後,就開始學著愛自己,
開始請自己吃自己最喜歡吃的食物;
買自己喜歡的衣服、剪短髮;
每天發現自身優點,並對著鏡子肯定自己。
因緣的轉變
外在環境的改善
當我不斷的去做以往不敢做、
內心排斥的事情時,
因緣也慢慢發生變化了。
單位換了新主管,我加了薪,
心態更加積極主動,心門無形中打開了。
修行的深層體悟
在實踐力行的過程中,
會發現因對現象看不透,
內心有很多的不捨和期待,故放不下。
所以不斷告訴自己要修「捨離心」,
學會看破物質現象,不斷去習氣。
在生活中,
改掉「非這樣不可,非那樣不可」的習慣,
建立「這樣也可以,那樣也可以」的思想觀念。
見地與定力並重
此外,因「三禪一懺」用功時間少,
所以在去習氣的過程中,定力就顯得不足。
這讓我領悟到,
修行是見地和定力都要提昇的。
所以「三禪一懺」、
「去習氣,修德大」的基礎必須打牢,
而且這些功課都要同時進行。
結語:一念轉自業轉
換血削肉的過程
現在終於明白了 導師說的:
「想要突破因緣,就要改變個性」的道理。
這是換血削肉的過程,非常不容易呢,
佛乘大法真是不「簡單」!
感恩與重生
在我人生最艱難的時刻,
是因為反覆聽 導師的課,
才讓我有了活下去的勇氣。
副教授師、講師、谷師兄一家及寶師姐,
不間斷地鼓勵開導,
引導我提昇對心法的理解,
還積極地引薦營養品、免費送食物等,
讓我體會到家人般的關心、
同修之間真摯的情誼。
給讀者的啟發
如今,一切宛若重獲新生,
一念轉自業轉,
原來只要去「做」就對了!
如果您也正在修行路上迷茫,
如果您也覺得道理都懂但改變很難,
不妨停止思考,開始行動。
從一個小小的改變開始,
從一個習氣的突破開始。
您會發現,當我們真正去「做」的時候,
因緣就開始轉變,生命就開始不同。
改變,真的就從「做」開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