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/01/09
六祖壇經直解--序
一個不識字的人,為什麼一聽到《金剛經》那句:「應無所住而生其心」就能豁然開悟呢?惠能大師的一生行誼,究竟帶給我們什麼樣的啟發?
2017/02/16
六祖壇經直解-自序品第一
「菩提自性,本來清淨」講的是理、見地、心法,心法即是心要。眾生都有「菩提自性」,菩提即是自性,自性即是菩提;菩提即是覺,覺是眾生本自具足的。有覺性就有自性,自性就是覺性。所謂「覺性」就是對於現象界以至本體,無所不知,無所不能的東西。無論是有情生還是無情生都有覺性,了解到這點以後,對自己就會產生信心,原來我們也有覺性、自性,不只是佛、菩薩有,也不只是惠能大師才有。
2017/10/09
六祖壇經直解--般若品第二
一切眾生皆具有般若智慧,與諸佛、菩薩的般若智慧是等無差別的;唯一不同的是,眾生是迷,迷心外見,心外求法;所謂心外求法,即是在真心、本心之外而求法,也就是用意識心而求法。一個人從歷劫累世以至於今世所累積的知識、經驗,可說是非常的豐富,這是屬於意識心的範圍。但是,若以整個宇宙、整個法界而言,再豐富的知識、經驗,仍然是微不足道,所以靠知識、經驗是無法見性的,因為那些用的是意識心,在真心、本心之外而另尋求開悟的道理與方法,又如何能找得到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