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/02/15
佛乘禪功-初段和協功
鬆、慢、柔、空,從「有念」進入「無念」,初段和協功能讓我們在動中入定,由身心健康,而臻於身心一如的境界。承 導師慈悲,於研修班重新為學員講解動禪--初段和協功的心法與動作要點。導師的開示每每直指真理,點出修行重點,句句針砭,不論在生活或修行上,都是醍醐灌頂之清泉甘露。以下整理 導師之開示內容,以饗眾生。
初段和協功-第一式禮佛拜師
這一式動禪做得好或不好的差別在哪裡?就是心法有沒有實踐力行,次第對不對,倫理有沒有遵守。次第和倫理,包括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都要注意到,這樣從生活上做起,思想觀念和意識慢慢就能形成有次第的狀態,每樣東西都有次第以後,修法自然懂得照次第修。
初段和協功-第二式法輪常轉
「法輪常轉」,就是實踐力行,生生不息。生生不息,以世間法來講,就是勤勞、勤儉,不但勤勞、勤儉,而且要從早到晚,二十四小時都不可以須臾懈怠。修行也是這樣,心力不堅固很容易懈怠,因此在生活中更要以「四攝法」--布施、愛語、利行、同事來實踐力行,修這四攝法不但別人獲益,自己也獲益。而「法輪常轉」假設在「時空統一、體相一如」的條件下,那就更不用講了。這是說這個宇宙不管它有沒有時間、空間的存在,都是永恆存在的。它即使在成、住、壞、空的條件下,也是不停的一直成住壞空,不是「空」之後就結束,它又會不停的成住壞空,所以它是永恆存在的。